荆州日报
2025年06月28日
第A001版:01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从田园诗意到产业宏图的跨越

  □ 本报评论员 曹歌

  当洪湖莲藕在央视镜头前展露雪白藕丝,当松滋鸡的香气飘进北上广深的摩天楼宇,当监利小龙虾征服欧美食客的味蕾……这些带着江汉平原泥土芬芳的“荆州味道”,正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从“土特产”到“金名片”的华丽转身,江汉平原的田园诗意正转变为千亿市场的产业宏图。在“率先冲刺5000亿、当好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新征程中,荆州用一场舌尖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证明:农业大市的突围,可以如此“鲜香四溢”;区域品牌的崛起,能够这般“回味悠长”。

  曾几何时,公安葡萄论筐卖,三湖黄桃论堆卖,洪湖莲藕甚至要“看天吃饭”,“增产不增收”的魔咒让农户苦不堪言;而今,一颗阳光玫瑰葡萄贴上品牌标签,价格翻两番;一块石首笔架鱼肚经非遗技艺加持,身价成倍增长;一只监利小龙虾通过超低温锁鲜,登上米其林餐厅的餐盘……“荆州味道”的品牌加持,让这些农产品完成了从“论斤贱卖”到“论克计价”的价值革命。

  以“荆州味道”为母舰,“公安葡萄”“洪湖莲藕”等子品牌协同发力,构建起荆州农业“航母战斗群”。抖音挑战赛创造7亿次曝光,让“土疙瘩”变身“网红尖货”;方特乐园的“楚味美食街”、宾阳楼的3D光影盛宴,更让农业与文化、旅游碰撞出全新火花……在“流量”加持下,“荆州味道”完成了一场惊艳的“破圈”表演,成为城市的超级IP:武汉天河机场的“荆州味道”手绘墙成为城市形象的广告牌,荆州护城河畔的光影美食秀、方特乐园的楚风市集,让“吃”升级为沉浸式文化体验;在抖音爆火的“荆州味道就是抖味”短视频挑战赛,使农产品销售突破时空限制,也让美食成为“游在荆州、吃在荆州”的“流量密码”。

  当“小胡鸭”飞向海外市场,当“荆州鱼糕”登上马拉松选手的能量补给台,当“松滋鸡”入选地理标志品牌,当小龙虾产业链突破300亿元,当600年非遗技艺的笔架鱼肚衍生出8.6亿元的品牌价值,“荆州味道”已然完成从“舌尖美味”到“城市流量”的华丽转身。这场由品牌引领的农业革命,不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在加速改写传统农耕文明的生存模式,推动荆州农业实现从“土里刨食”到“土里生金”千亿产业的完美蝶变。

  “荆州味道”的成功,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赋能、文化铸魂”多方合力的结果。它启示我们:农业大市的转型升级,不是“另起炉灶”的颠覆,而是“老树新枝”的焕新;不是“削足适履”的模仿,而是“量体裁衣”的创新。当千年古城的晨钟暮鼓与现代化加工厂的机器轰鸣交响,当田间地头的丰收喜悦与直播间里的抢购热潮共鸣,农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正日渐被激活,中国式现代化荆州篇章愈发璀璨。未来,让我们以“味”为媒,继续书写从“鱼米之乡”到“品牌高地”的时代传奇,让“荆州味道”香飘世界的每个角落!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