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叶秋 通讯员李玲)近年来,市科技局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全方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效能,为打造新时代江汉平原“鱼米之乡”注入强劲动力,农业科技发展呈现稳中有进态势。
强化科技攻关。市科技局精准发力,指导创新主体对接全省重点农业产业链,聚焦优质稻米、淡水渔业等四大产业方向开展技术攻关。2024年,成功申报省级农业农村领域技术创新计划项目8项、省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项目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项,市本级农业科技项目5项,涵盖粮食种养、家禽家畜养殖等多个领域,项目累计金额达1088万元。2025年,11家农业主体在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申报新一轮省级技术创新项目,推动农业科技实现“技术突破——产业增效”的良性循环。
打造平台载体。目前,荆州拥有16家农业类重点科创平台(其中,湖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5家、省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11家)发挥重要作用。湖北省莲藕产业技术研究院选育推广新品种,实现机械化采收技术突破;湖北省水稻产业技术研究院育成多个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丰泽园乡村振兴科创基地育成17个辣椒新品种,以种源创新带动蔬菜产业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激发产业新动能。2024年以来,荆州推动9项新品种、8项新技术新设备成果完成转化。14项技术晋级湖北省乡村振兴实用技术大赛,7项技术获奖并入选优秀技术手册,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注入可持续动力。
人才是发展的根基。2025年,荆州选派超1300名市、县两级科技特派员,涵盖水产养殖等专业领域。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服务139家企业、合作社等,推广114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开展16次集中培训、培训1186人次,将科技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为农业强市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与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