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杨俊 艾林杰)公安县2023年增发国债水利项目灌区改造工程,目前已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当前正值梅雨季,面对持续性强降雨,改造后的灌区工程及时、科学启动排涝泵站,有效缓解农田渍涝压力,为公安县粮食生产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公安县黄山头镇曾口村,种粮大户陈书涛今年心里格外踏实。他承包有300亩农田,往年一到梅雨季就担心内涝。得知新建的曾口泵站已投入使用,他的担忧大为减轻。“泵站没修之前,一到梅雨季,田里就被淹,得日夜守在田边排水,晚上还要安排专人值守。现在泵站建好了,晚上能睡个安稳觉了。”陈书涛感慨地说。
曾口泵站服务于公安县黄山头镇曾口村、上升村等8个行政村,覆盖农田4.9万亩。原泵站因设备老化,灌溉排涝能力不足。为彻底改善区域水利条件,公安县于2024年9月启动新泵站建设,并于近期投入运行。“改造后,按每天300毫米的降雨量计算,排涝时间从原来的10天缩短到3天。”公安县灌区服务中心副主任胡学柏介绍。
公安县黄山头镇副镇长王筱表示,将继续加强水利设施管理,组建镇、村、组三级专业管理队伍,并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确保泵站长期高效稳定运行,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闸口镇三孔闸泵站,工作人员正实时监测设备运行情况。这座新建泵站承担着崇湖周边斗湖堤镇、麻豪口镇、闸口镇三个乡镇的防汛排涝任务,承雨面积达39.2平方公里。以前,总排渠水位高涨时,涝水无法自排,导致农田受淹;如今,新泵站选址于闸崇渠末端三孔闸附近,依托现有渠道布局,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三镇的防汛排涝压力。
据了解,2023年度公安县增发国债水利项目灌区改造工程概算合同额13.77亿元,分5个灌区同步建设,覆盖埠河、斗湖堤、闸口等14个乡镇,建设内容包括水源工程、骨干输配水工程、渠系建筑物工程及信息化建设等,目前已全部通水并具备排灌条件。该工程投用后,将从多方面提升公安县农业生产综合能力,优化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巩固其粮食生产大县地位,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