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7月04日
第A011版:文学副刊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鼓浪屿之旅

  □ 郑天红

  “鼓浪屿”这个响亮的名字走进我的心间已很久,我一直未能亲眼目睹它那迷人的风采,也没有去亲临感受同事们口中的“魅力厦门”。那一年,儿子高考后,我和家人们就踏上了开往厦门的动车。伴随着列车的呼叫,我的耳畔仿佛传来了鼓浪屿海浪的喧嚣声。

  还没来得及感受一下沿途风景,也没有时间细数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别,在高铁时代,四个小时的车程一下就结束了。当我们踏上厦门的土地时,不由得纵声高呼:“厦门,我们来了”,开心的呼唤飘荡在厦门的上空。

  第一站似乎是所有来厦门游人的共识——访厦大,也就是厦门大学。在我的心中有个疑虑,厦大又何以具有这么大的魅力? 不怕高温,不怕拥挤的游人证明了我心中的疑虑。我私下里问过几个从天南海北来此游玩的旅人,他们告诉我,厦门大学里四季如春,建筑风格之多是国内其它大学无可比拟的,如果想报考土木工程系,厦大必不可少。况且这里还有中国当代顶尖级的学术专家如易中天等,或许我们还能一睹他的尊容,但至少我们可以借这里的气息给精神带来一点动力吧!我心中的疑团随即迎刃而解。也正是这样,我和妻也想让读高中的儿子感受一下厦大的气息,才首选厦大为第一站的。

  一排排高大雄伟的建筑群错落有致,绿柳成荫的各种树木散发出青春的气息,让我们的内心洋溢着无比的激情,同时又兼有一种哲人般的雅思。每一座建筑都牵动着你的心弦,让你的思绪在厦大各式风格的建筑上自由飞翔;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更是让你纵横今古、飞越千年时空。我不断敲击着儿子的心扉,想让他把这里的一切永远铭刻在心中,努力地学习,争取早日考取大学,实现他的心中梦想。

  有人告诉我们,游厦大你不用两天的时间,你根本看不到厦大的精髓和文化内涵。在游人如织、摩肩接踵的人流拥挤中,加上酷暑,让你无法静心的徜徉在厦大纵横的建筑群中去感受和品味厦大的文化气息。于是,我们又来到厦大隔壁的游览胜地——南普陀。

  南普陀寺坐北朝南,依山面海而造,规模宏大,气势庄严。我们一人只能领一柱青香,在青烟袅袅中,拜祭祷告,祝愿我们合家安康,祝妻工作顺心,祝儿子早日考上大学,学有所成。在上百级的石阶上,每一级都留下了我深深地祈祷和遥远的祝福。

  和我们心有所同的表哥表嫂也带着他们读大三的女儿还有父母出来见世面,我们在厦大会合,在南普陀合影留恋。大家都一样期待目睹鼓浪屿的风采。

  第二天早晨,我们打的来到了厦鼓码头国际邮轮中心。这里早就被闻名而来的游人将整个大厅挤得水泄不通,可以想像大家对鼓浪屿的期待之情。

  也不知我们是第几轮,总之上了邮轮的人都心中怀着莫名的兴奋和激动,都在用手机或相机释放心中对大海的热情。一只只声声鸣叫的海鸥似乎在欢迎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人,时而俯冲,时而盘旋在邮轮周围,它们点缀了大海的风景,我们也似乎闻到了鼓浪屿的气息。

  不一会,轮船就停在了内厝澳码头,游人们争先恐后的拥上岛,想去寻访“鼓浪石”和郑成功的足迹。在船靠码头的一刹那,我叫儿子帮我定格了一张与鼓浪屿码头的合影。随后心中的激动让我们一起大声欢呼:“鼓浪屿,我们来了!”

  这是我们第一次登上岛屿,我说,这哪里是岛屿? 明明就是一块陆地。岛上有各式建筑的民房,而实际是别墅,即使是一座民房,都能感受到主人的富有。我和表哥开玩笑道,这里听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时的前站,是不是他们留下了大批的金银财宝,才致使这个小小的岛屿都这么富裕,我们哈哈大笑。

  难怪有人说鼓浪屿的人最闲适了,因为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这个小岛成了休闲玩乐的佳所。每条小路都是干干净净的柏油路,成荫的树木中鸟儿啾啾的鸣叫,各种不知名的花儿沿路开放,一路花香,让你整个身心都沉醉在这个没有工业污染的自然氛围中。难怪多年以前来过鼓浪屿的人回去后对它赞不绝口,也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我。

  方圆几里的小岛上,散布着各个景点,有音乐厅,这里汇集了闽南许多音乐人,他们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如《鼓浪屿之歌》《流云》等;有林语堂故居,也许很多人知道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大师,但不知道他是鼓浪屿人;有菽庄,还有日光岩,在高耸的岩上能望见台湾海峡的金门岛,曾有许多思念台湾亲人的人,常攀上日光岩去呼唤亲人。他们在岩上却发现了冉冉升起的红日,于是看到了希望。因此,日光岩就这样闻名于世。岛上有巨大的郑成功石像,手扶剑鞘,眼望台湾方向,大有不收复台湾誓不休的坚定。

  带着这诸多的期待我们一路前行。在环岛公路上,眼望一望无际蔚蓝的大海,两个小侄儿欢呼雀跃地跑到海边要下海,我用手机给他们留下了很多精彩的瞬间。在传说中的“鼓浪石”前,大家争相排队合影,想把这块不会说话的石头永远带回家。望着海边的城防墙,我用眼睛在搜索,哪块石头是郑成功曾经抚摸的石头呢? 哪一个碉堡里曾经伫立过他高大的身影? 在这纵横交错的土地上哪方又是郑成功曾经踩踏过的呢? 当初为收复台湾,他曾在这里苦心积虑,希望一举成功,我伫立在海边的石栏上仿佛看到了他高大的背影,在音乐隧道里我听到的不是“鼓浪屿之声”,我听到的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带着千军万马冲向台湾的呐喊和他们胜利的欢呼……

  一路遐思无穷,一路拍照留恋,在平静的蔚蓝大海上,没有鼓浪屿的涛声,我依然能感受它的魅力;听不到鼓浪屿的喧嚣,我却能想象它的气势。遗憾的是:当我们穿过音乐隧道时,郑成功那巨大的石像却是在我们的头顶上。等我们仰望日光岩那雄伟和傲然挺立的身姿时,却错过了和郑成功“谋面”的机会。几门曾为收复台湾立下了功劳的大炮都未能去抚摸一下,只能遥望叹息了。

  为了照顾孩子们和老人们的感受,我们去了岛上的美食街,那是有闽南和台湾的特色吃食,只要肠胃功能好,就可以放开享用,这里感受的闽南美食风味,一定会让人们永远记住厦门鼓浪屿。

  回程时,在一幅巨型鼓浪屿画上看到一句话:魅力厦门。只因为在最美的年华,邂逅了最美的风景,我在心中感叹:我很幸运,在能够身体力行的时候看到了最美的风景——鼓浪屿。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