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7月04日
第A002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180余名市级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开展防梅减灾技术服务

  本报讯(记者赵叶秋 通讯员葛祖豪)为切实做好梅雨期农业科技抗灾救灾工作,近日,市科技局组织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开展防梅减灾技术指导服务。

  进入梅雨季以来,我市多地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在公安县的孟家溪、甘家厂等6个乡镇,科技特派员李大勇带领服务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水稻长势。针对不同生长周期的水稻,专家们就如何应对梅雨影响,从早稻灌浆结实、再生稻科学追肥,到中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晚稻集中育秧等关键环节,给出了“一田一策”的精准指导方案,为种粮大户送去宝贵的“第一手”抗灾技术。在江陵县六合垸管理区,科技特派员鄢又国、马学军深入田间地头指导虾稻田灾后管理技术,针对田间积水情况,提出应对措施:严防小龙虾逃逸、及时消毒防病、科学追施水稻肥料。专家还提醒种植户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清沟排水,加强病虫害预防,力保虾、稻双丰收。

  据悉,6月以来,市科技局组织180余名市级科技特派员奔赴基层,围绕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在田作物开展防梅减灾工作,累计开展科技服务400余次,服务农业主体200多家,解决各类农业问题170余个。市科技局将持续组织科技特派员坚守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全力以赴为全年农业丰收保驾护航,筑牢农业防灾减灾的“科技防线”。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