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7月04日
第A002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荆州稻鳖科技小院”启用

  本报讯(记者赵叶秋 通讯员罗璇)7月1日,由中国农技协授牌的荆州区凤临水产养殖场“荆州稻鳖科技小院”正式启用。

  该科技小院位于荆州区八岭山镇马跑泉村,由荆州区凤临水产养殖场与长江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合作共建。根据合作规划,长江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已选派教授团队入驻指导,组织研究生与本科生开展长期驻场研究。小院以“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为核心理念,创新融合水稻种植与甲鱼养殖模式,重点打造“新模式、新机具、新技术、新品种”四新示范基地,兼具生态环保与产业增效双重价值。目前,我市国家级科技小院已达12家。

  科技小院作为服务基层创新的重要载体,在农业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育和科学普及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我市将以“荆州稻鳖科技小院”建设为契机,推动长江大学科研团队与企业深度合作,聚焦稻鳖生态养殖技术创新,高标准打造产学研融合示范基地,确保在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提质增效上取得实效。

  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做好科技小院建设的“服务者”,帮助科技小院扎根乡村,发挥平台优势,为农民提供“零距离”“零时差”的科技服务,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