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7月05日
第A003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石首市连新垸村:

“玉米—西兰花”轮作,丰产有良方

  □ 通讯员 王子原 王国雨 王岗

  盛夏的阳光洒在石首市调关镇连新垸村的土地上,走进元丰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曾经6000余亩连片的西兰花种植基地,如今已被密密麻麻、青翠欲滴的玉米苗覆盖,孕育着新的希望。

  这片土地的“新貌”源于该合作社采用的“玉米—西兰花”轮作模式。“每年3月,我们开始种植饲料玉米,7月至8月收获后,紧接着种植西兰花,一直到来年的3月。高杆玉米和矮茬西兰花轮种,地里不闲,还能滋养土地、增收。”合作社负责人刘明香说。

  农作物科学轮作是绿色防控病虫害、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它能显著减少土壤中病原菌和虫卵的数量,降低农药使用量,助力守护生态环境。同时,轮作还有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让土地“越种越肥”。

  虽然当季种植玉米的直接经济收益略低于西兰花,但从长远来看,轮作带来的综合效益十分显著。刘明香介绍,它为下一季西兰花的高品质、高产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幅减少了植保投入,更有效保护了耕地资源,为特色种植的长期稳定发展和绿色农业实践筑牢根基。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