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7月08日
第A005版:理论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乡镇教师专业发展

  □ 倪欣怡

  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下,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乡镇教师的专业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乡镇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而教师专业素养则是决定乡镇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对于乡镇教师而言,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实现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的关键问题。

  乡镇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与城市教育相比,乡镇教育受限于硬件设施和技术条件,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不够广泛和深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解决乡镇中学教育面临的问题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有利条件。一是为乡镇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师能够便捷地获取国内外先进的教学资料、课程设计、教学案例等,拓宽教学视野。二是借助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功能,教师能够精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进度、知识掌握程度、学习习惯等,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为教师提供智能教学工具,如智能备课系统、智能辅导系统、智能评价系统等,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升教学效率。

  实现人工智能为乡镇教师专业发展赋能,可从以下路径着手:

  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培训,提升数字素养。组织系统全面的人工智能技术培训,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常见教学软件和工具使用方法等。定期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课程,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实操指导,帮助教师了解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场景和实践案例,掌握智能教学工具的操作技巧。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和探索,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在线学习平台上的相关课程,提升自身的教字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

  构建智能教学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整合各类优质教学资源,构建专门面向乡镇教师的智能教学资源平台。该平台应具备资源分类检索、个性化推荐等功能,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特点,快速找到合适的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试题、教学视频等。鼓励乡镇教师积极上传自己的优秀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良好的资源生态。

  开展助力教学实践活动,探索创新模式。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人工智能助力教学的实践活动,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人工智能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借助智能教学系统实现分层教学、个别辅导,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智能课堂教学实验,利用智能设备和软件进行课堂互动、教学评价等,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促进交流合作。以学校或区域为单位,建立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定期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分享在人工智能应用过程中的经验和困惑,共同探讨解决方案。通过开展教学观摩、案例分析、课题研究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共同提升专业水平。还可以邀请高校专家、教育科研人员参与共同体活动,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和理论支持。

  完善激励与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建立健全激励与评价机制,对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教学成果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将教师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表现纳入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评价体系中,激发教师主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应关注教师在应用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作者单位:石首市小河口镇初级中学)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