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整合资源、聚合力量、提升实效,是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关键。
荆州区通过“法院+工会+N”“警司联调”等模式,建强“解纷超市”。
沙市区建强村(社区)综治工作站,建立起“一网多责、一专多能”网格员队伍,培育锣场“珊珊说事”、崇文“社区合伙人”典型。
洪湖市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壮大“平安洪湖赤卫队”,打造特色调解品牌。
目前,荆州县级综治中心人员配备率99%,乡级综治中心人员配备率98%。
督出实效
综治中心运行出实效,还要靠完备制度。
荆州市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按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和业务流程,健全“日排查、周研判、月调度”机制,精准研判、综合施策,构建起“市级统筹协调—县乡‘一站式’化解—村社源头防范”的闭环治理链。
松滋市八宝镇东岳村村民周某和刘某僵持5年的“买房搭地”纠纷得以化解,就是闭环治理的成效。
2005年,周某将房屋卖给邻居刘某,并口头承诺赠送1.25亩田地供刘某使用,但此条款未写入合同。2019年,周某要求收回1.25亩田地。双方各执一词,从争吵升级到肢体冲突,松滋市公安局八宝镇派出所多次出警。
得知情况后,八宝镇综治中心牵头成立工作专班,组织相关部门实地查看,召开风险研判会,会商土地权属解决方案,并聘请当地调解经验丰富的老党员参与调解。
历经50次入户调解,双方终和解:明确田界,签订治安调解协议及谅解书。
为督出实效,荆州市组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督查专班分赴各县(市、区)开展实地调研、暗访督导,将发现的92条问题清单纳入市级层面重点督导,点对点下发县(市、区)委书记,清单化交办、限期整改。
荆州市还做实综治中心“智治支撑”,依托湖北省综治网格平台点对点调度、面对面分析,对各县(市、区)排查的难点堵点事项和突出矛盾纠纷实行线上会商研判,推动多元化解。
(原载《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