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7月26日
第A001版:01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首创性改革事项落地荆州

“暗标盲评+席位制分散评审”树立招投标行业新标杆

  本报讯(记者王大玲 通讯员卢弋金文俊 谢云霆)近日,“荆州市精神卫生福利设施项目室外配套工程”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评标,意味着“暗标盲评+席位制分散评审”双轮驱动改革模式在荆州落地运行。该模式为2025年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全国首创性改革事项的重要试点之一,旨在通过“技术+制度”双创新,构建“防腐防控+阳光透明”的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长期以来,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饱受信息不对称、专家易受干扰等风险,严重影响了市场公平竞争和项目质量。荆州直指传统招标投标领域长期存在的痛点,推行“暗标盲评+席位制分散评审”改革,促使评标工作更注重投标文件本身质量。

  “暗标盲评”数字化升级后,实现从“透明身份”到“深度盲评”的转变,具有身份信息全隐匿、专家抽取智能化、双盲隔离三大特点。即投标文件提交后,系统自动对关键信息加密处理,并生成唯一的识别代码替代敏感信息,评标专家仅能看到技术方案和商务响应内容,且专家是从省综合评标专家库随机抽取,“投标人不知专家身份、专家不知投标人信息”。“盲评”的方式从源头切断了身份信息对评标公正性的潜在干扰。

  “席位制分散评审”模式,实现从“集中易扰”到“分散隔离”的转变,具有物理隔离防串标、全程监管、招标人见证全透明三大特点。即评标专家分散于独立评标室进行“同标不同室”评审,通过物理空间的隔离有效杜绝专家间的“协商评标”或“抄袭打分”的行为,且评标区域音视频无死角覆盖,操作记录实时上传“荆盾”平台形成不可篡改电子档案,招标人代表通过视频全程见证,确保评审结果可追溯。

  据了解,湖北省在宜昌市、荆州市、十堰市竹山县等地试点推行此项改革。此前,该改革已落地竹山县。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