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炎琴
进入三伏天,人们出汗多消耗大量的营养,胃口也变得很差,在夏日里最让人动心的美食便是凉拌菜。总记得母亲系着围裙在厨房忙碌,菜刀与瓷碗碰撞的轻响,蔬菜与酱汁的搅拌,成了暑天里最让人喜欢的美食。
凉拌菜的妙处在于“简”与“鲜”。它不必动火,只需将应季菜蔬稍作处理,便能做成一味消暑小菜。记得儿时最盼母亲做凉拌黄瓜。清晨,她从后院摘下嫩黄瓜,用井水洗得发亮,然后把黄瓜拍碎。拍碎的黄瓜入盆,撒把盐腌出水分,倒掉涩汁后放在一旁。母亲说做凉拌菜的灵魂之处就是调料,调味多少,则赋予每道凉拌菜不同的味道。只见母亲把醋、酱油、盐、糖按比例倒入碗中混合搅拌备用,将蒜末、葱花、姜末和辣椒粉混合作为拌料。以洋葱、姜末、番茄丁为底料,用猪油打底,再加入比例适当的花生油和芝麻油,油热后放入底料炸香。接着捞出底料,把热油淋在拌料上面。最后倒入调好的酱油醋汁,于是一碗酸甜鲜香、清凉薄辣的凉拌料汁就大功告成了。做好的凉拌汁闻着就香,母亲倒入黄瓜搅拌,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凉拌菜便做好了。
在三伏天的日子里,母亲俨然就是魔术师,凉拌海带、鸡爪、花生、海蜇、黄瓜、笋丝、莲藕、金针菇、西兰花、蕨菜、木耳……凉拌菜成了我家餐桌常客。最喜欢一家人坐在院子里,满天星星伴着蝉声,我们边聊天边吃着凉拌菜。吃上一口拌黄瓜,就像解了一半暑气;夹起凉拌藕片,入口生津,堪称夏日神菜;凉拌海带丝,咸辣适口,令人大呼过瘾;嚼头十足的豆干,越嚼越有韵味,令人食欲大开……
夏日傍晚,我学着母亲做凉拌菜。我把海带丝、木耳丝、胡萝卜丝焯水过凉,拌上麻酱与香醋;将嫩豆腐切得方方正正,浇上豉油撒把葱花。晚风穿堂而过,几盘凉菜配一碗绿豆粥,恍惚间竟与千年前诗人们的夏日重叠。原来消暑的滋味,从来都藏在凉拌菜里,藏在慢下来的时光里。
凉拌菜没有山珍海味的奢华,却有“人间至味是清欢”的真谛。就像苏轼在《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里写道:“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这寻常日子里的烟火气,才是最动人的诗意。凉拌菜,从来都不止于味蕾的满足,更是岁月里的一份从容与闲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