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8月15日
第A002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中国国际电视台法语频道报道石首保护麋鹿成果

    《La route du cerf Milu》(麋鹿之路)报道画面。

  本报讯(记者孙晓旭 通讯员陈子阳)近日,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法语频道推出时长5分21秒的专题报道《La route du cerf Milu》(麋鹿之路)。该片通过巡护员、信息化管理员与当地村民的多元视角,向全球观众展示了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成果。

  报道中,巡护员王传军讲述了他与麋鹿从初识生疏到亲密相伴的日常互动,用日复一日的巡护坚守诠释着“守护者”的初心。青年信息化管理员戈先美分享了运用大数据综合监管平台、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助力麋鹿保护的经历,两年的时间,他从研究信息技术的理工男蜕变为精通麋鹿保护的专家。村民徐刚则道出当地人的心声:“麋鹿是大自然馈赠的精灵,希望你们生活得更好!”村民们主动为麋鹿让路的行动,既展现了村民参与生态保护的文明实践,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肥沃,水质良好,牧草丰盛,是麋鹿在原生地恢复自然种群、赖以生存的良好湿地环境。1993年至1994年,保护区分两次从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引入64头麋鹿,开始进行野化训练。如今,保护区的麋鹿数量已超过4200头,为全球最大麋鹿野生种群栖息地。

  《La route du cerf Milu》既是对石首麋鹿保护成果的一次国际传播,也让世界看到了石首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的坚定步伐和显著成效,更是石首深入贯彻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展示。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