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周蓉 陈丹 通讯员 朱正琼
开栏语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推进城市更新,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沙市区、荆州区作为荆州城市更新主战场,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快推进空地拆违改造,打造停车场、口袋公园等场景,提升城市基础环境水平;推动居民共建共治,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菜市场改造,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因地制宜推进管理提档,推进夜市经济、“夏凉”经济发展,激发城市“烟火气”。
即日起,本报推出“遇见更美荆州”专栏,解码荆州区的空间巧思、沙市区的治理温度,探寻城市活力密码,一同遇见更美更宜居的新荆州。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近日,北京路与塔桥路西侧的新落成游园里,一场街头音乐会正激情上演,音符跃动间点燃了盛夏的夜晚,也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华丽蜕变。
这样的热闹场景,在沙市区北湖路社区硚房康城旁的莳光园也时常可见。“以前这儿被挡得严严实实,里面堆着垃圾,谁能想到现在成了运动、遛娃的好去处!”社区居民张锋望着眼前焕然一新的空间,眼里满是笑意。
以群众声音为指引,沙市区的城市更新故事正徐徐展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当这股春风拂过荆江两岸时,沙市区以“破围透绿”为突破口,把城市里的“边角料”空间细心打磨,改造成停车场、口袋公园、社区食堂、公厕等惠民设施,让发展的新动能藏在街角的绿意里、邻里的笑语中,让每个寻常日子都漾起幸福涟漪。
掀掉“遮羞布” 废地块唱响“演唱会”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城市工作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沙市区珍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以“应拆尽拆、宜绿则绿”的诚意,让阳光与人群重新回到这些被遮蔽的地方。
沙市区成立区委书记、区长双挂帅的领导小组,构建“党政主导、城管主体、街办主力、多方联动、合力攻坚”模式,制定《中心城区围挡专项清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整治范围、实施步骤等要求,确保每项工作都能有力推进。
专班人员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排查,很快锁定110处整治目标,建立起动态台账。他们创新实施“一档一策”分类攻坚:对63处闲置围挡,“核查清退”确保“应拆尽拆”;对11处遮丑围挡,“立整立改”恢复环境整洁;对34处工地围挡,明确“建后拆除”杜绝“超期未拆”;对2处安全防护围挡,“研判保留”消除安全隐患。
今年3月,北京路与塔桥路西侧那道330米长的围挡被彻底拆除,释放出5万余平方米的空间。短短一个月后,这片曾经的“禁区”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社交的活力新空间。
“拆围透绿,美化的是环境,实惠的是百姓。”解放街道绿化村社区党委书记王培露看着热闹的音乐会现场说,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大家实实在在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