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员生活报全媒体记者伊璇 通讯员王康 黎若谷
走进监利市柘木乡姜堤村,联兴服饰有限公司的生产线高速运转,缝纫机“嗒嗒”作响,百余名工人娴熟操作……
废弃的村小、坑塘变身高标准厂房,村民在家门口端上“致富碗”,村级集体经济显著增长,正是柘木乡以“一村一企”行动盘活闲置资源、带动村民就业增收的生动缩影。
这个传统水产养殖乡镇,正通过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引回能人返乡投资、培育特色产业,实现19个村(社)“一村一企”全覆盖,蹚出一条“村企联建、产业兴村”的振兴新路。
在姜堤村,村“两委”主动对接,成功引进同乡企业家投资3000万元创办联兴服饰。如今,5个现代化车间、5条流水线高效运转,直接带动2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其中监测户、脱贫户、低保户有24人。
42岁的女工栗小兰笑着说:“以前在外打工顾不上家,现在在家门口上班,挣钱顾家两不误,收入也不差!”
柘木乡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成立专业招商专班,深挖在外成功人士资源库,优化营商环境、畅通沟通渠道,开展亲情招商和精准招商。
2月15日上午,监利市森扬饰品有限公司在柘木乡齐心村长江片区举行开工揭牌仪式。该项目选址位于齐心村原村委会、原长江小学,加上新建的生产车间,占地面积达2000平方米,预估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以上,将为周边群众提供近200个就业岗位。
森扬饰品的负责人是齐心村本村人,此前已在外省多地投资建厂,但因历史原因与村里始终存在没有解开的“误会”。乡党委政府了解情况后,党政主职带队“五顾茅庐”,前往广州反复洽谈解“疙瘩”,最终促成项目顺利落地。
截至目前,柘木乡成功引进森扬饰品、联兴服饰、中之科电子等25家返乡企业落户,其中,8家企业直接利用改造后的村级闲置资产,实现“投入小、周期短、见效快”。
大王庙村对原村小进行改造,建成3500平方米生产车间,引进光凯食品有限公司,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万元;聂河村通过乡情联络,吸引能人杜春光投资800万元创办逸养敬老院,盘活村集体闲置土地7000平方米……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为保障企业顺利落地和发展,柘木乡严格落实“一名领导包保、一个专班跟进、一套政策扶持”全周期服务机制,聚焦企业落地的难点堵点、聚焦企业发展实际需求,全程“一企一策”“代办代跑”。
“一村一企”发展如火如荼,促使能人回乡、企业回迁、资金回流,加速了人口集聚,也扩大了乡镇的消费市场。近年来,全乡工商户数量呈现较快增长趋势,依靠在村企业的贸易活动辐射流动人口增长约3000人。
如今的柘木乡,“一村一企”发展模式不仅让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全乡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20万元的村,从2021年的8个增长为16个,其中2个村收入超过50万元。
“招引落地的企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更是社会稳定和基层治理的助推器。”柘木乡党委书记王定坤表示,促进人口回流和村民增收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对群众的吸引力、凝聚力,提高了党委政府在处置突发事件、推动基层治理中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下一步,柘木乡将紧扣干部素质提升“六大行动”,深化“一村一企”模式,持续强基提能,加大闲置资产盘活力度,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地,助力乡村振兴,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