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惠玲
风把夏末最后一缕燥热吹远时,九月就裹着白杨树清冽的气息来了。教学楼后的两排钻天杨开始换衣裳,小小巴掌宽的叶子从浓绿染成浅黄,叶尖卷着点干爽的焦,像被秋阳晒透的薄纸,摸上去带着点暖烘烘的糙。我踩着铃声走进教室,总能听见走廊里传来孩子们轻快的笑,比盛夏时多了几分利落,连奔跑的脚步声,都像是被晨霜滤得清亮了几分。
最先让我察觉教师节临近的,是讲台上那些悄悄出现的小惊喜:是桌角压着一块还带奶味的糖果,还有旁边彩条仔细折成小小的星星;是桌堂里一袋裹着糖霜的糖炒栗子,壳上还沾着点温热的细沙;是翻开教案时掉出张歪歪扭扭的贺卡,画着比向日葵还灿烂的笑脸,背面用铅笔歪歪斜斜写着“老师,您读课文的声音像秋天的风”……我把这些小物件收进一只小小的饼干盒,盒盖一合,就藏住了满室的暖意,也藏住了心底那份柔软的欢喜。
今早走进教室,肩头不小心沾了片杨树叶,我顺手把它夹进课本,笑着对孩子们说:“你们看,秋天也想来听我们读课文呢。”课代表小宁突然举手:“老师,我们能去捡杨树叶吗? 我想做书签送给您。”于是那节语文课,我们把课堂搬到了操场。孩子们蹲在草坪上,把深黄、浅绿、带点赭红的叶子攒成束,叽叽喳喳地讨论哪片叶脉最清晰。有个孩子举着片宽杨叶跑过来:“老师,您看它像不像小船? 能载着我们漂得更远。”我蹲下身,和他们一起把落叶压平,阳光洒在一张张仰起的小脸上,比秋日的蓝天还要透亮。
傍晚上晚课时,风吹过教室钻天杨,偶尔有叶子落在窗台上,教室里的灯还亮着,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和窗外的鸟鸣叠在一起,成了九月最动听的旋律。看着作业本上孩子们认真写下的字句,想起课堂上他们专注的眼神,忽然明白:教师节从不是轰轰烈烈的仪式,而是藏在这些细碎的瞬间里:是清晨擦得锃亮的黑板,是课后围着我说“老师这篇课文我懂了”的身影,是天气变凉时递来的一张小纸条“老师记得戴围巾”,是把每个孩子的好奇与期待,都妥帖放进教学里的责任……
收拾好铁皮饼干盒,我把今天孩子们送的杨叶书签夹进课本。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那些带着温度的小物件上。原来作为老师,最珍贵的礼物从不是精致的贺卡,而是看着一颗颗小小的心,在文字与时光里慢慢生长,像秋日的白杨,带着风的爽朗,朝着明亮的方向。这份满足与欢喜,藏在九月的风里,藏在每一堂课的时光里,岁岁年年,从未缺席。
夜风又吹落几片杨树叶,落在窗台那本摊开的课本上,像是给这封写满九月故事的信笺,添了几行温柔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