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周安一 陈孝伍
近日,湖北江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阮少阳正在开展春节前设备安全大检查。见到记者,他冻得通红的脸上洋溢出热情的笑容。
“扎根荆州20余年,我已经成了荆州人。”阮少阳说。他的老家是黄冈红安,2001年来到长江大学求学,攻读应用化学专业,随后立业、成家,人生的中后篇就此在荆州展开。
20余年来,作为异乡人的阮少阳,见证了荆州的一步步发展。他回忆,少年时期来荆州求学,要先从村里赶到县城,再转道武汉乘坐长途汽车到学校,前后得耗费7个小时。如今,随着荆州站、荆州沙市机场建成,“回黄冈”或“回荆州”,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情。
“以前,家人问我荆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我总回答是古城墙。现在,随着文旅产业加快建设,荆州景点越来越多,我带亲友们到楚王车马阵、荆州方特、园博园、松滋洈水风景区游玩,他们都很喜欢。”说起荆州旅游景点,阮少阳如数家珍。
说起荆州的变化,阮少阳也感慨颇多。如今的湖北江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年前还是一家名为“江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的乡镇企业,他是公司技术员。20年过去,公司凭借区域优势和自身发展,成功上市。阮少阳亦紧随公司发展步伐,潜心钻研技术,一步步成长为公司副总经理。
阮少阳总是谦虚地说,自己是运气好,在人生最关键的时候,是公司给了他帮助和底气,让他走得稳稳当当。2008年,在荆州买一套房需10余万元,公司主动借给他8万元。因此,在毕业后的第3年,阮少阳就在荆州有了自己的家。后来,公司又资助他买车、攻读化学工程硕士学位。
对于荆州,对于公司,阮少阳充满感激。他认为,荆州这个福地给了他学识、家庭及财务自由。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从革命老区走出来的阮少阳,将感恩落实到行动上。
20多年间,从技术员到副总经理,从产品研发到工艺设备管理,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阮少阳学理论、苦钻研,参与获得了14项发明专利。他主持完成了年产6万吨三氯氢硅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些年,江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阮少阳也与时俱进,不论工作多忙,从未停止过学习,桌上一排专业书籍存留着其时常翻阅的痕迹。
谈及未来,“80后”阮少阳初心不变。他说,将不遗余力发挥自身才能和专业特长,为公司加快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为“第二故乡”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