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6版:江津笔会 PDF版下载

版面: 江津笔会

时光里的吊兰


  □ 闫洁

  傍晚出门散步,邻居门口摆放了一盆绿植,叶片修长,郁郁葱葱。这旺盛的生命力,让我想起母亲精心养育的吊兰。

  母亲喜爱花草,家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她的宝贝。寒冬里的一日,母亲自外归来,手中捧着一盆略显枯萎的吊兰。她叹息道:“不知谁遗弃了这盆吊兰,几乎要被冻死了。”母亲看着花盆,自言自语:“能活吗? 试试看吧。”她走进厨房,从角落里搬出小煤炉,装上烟囱,放入炽热的煤球,不一会儿,室内便暖和起来。吊兰被安置在靠近煤炉的花架上。接着,母亲挖出发酵过的黄豆,一点一点地埋入花盆。这黄豆熏得人几乎无法呼吸,但母亲却毫无嫌弃,反而充满自信地说:“这是秘制肥料,过几天,它就缓过来了。”她用自己的方式,为那即将逝去的生命带来一线生机。

  儿时我们居住在红砖老瓦房里。一天中午,母亲和我在房间里午睡。“砰”,一个沉闷的声响打破了周围的安静,母亲猛然惊醒,赤脚跑向客厅。我也跳下床,跟了出去。眼前一片狼藉,书柜凌乱,电视移位,平日精致的吊兰,此时正狼狈的躺在地板上,花盆碎裂,枝叶凌乱。“呀,进小偷了,幸好吊兰在,要不电视就没了。”母亲的声音有些颤抖。她看我怔住了,拉起我的手说:“宝贝,别怕,这是个提醒。帮我把吊兰分一分吧。”这句话,透着温柔和镇静,让我悬着的心放松下来。母亲慢慢掰开缠绕的茎,分栽在新花盆里。就这样,家里的电视旁出现了两盆苍翠茂盛的吊兰。

  三年前,一向健康的父亲突然病了,照顾病人的重任落到母亲身上。父亲去北京动手术,临行前,母亲默默看着吊兰,知道这次出门没那么快回来,一狠心,把多余的叶片全部剪掉了。她叹口气,自我安慰地说:“修剪一下,让它多活几天吧!”父亲的手术很成功,回到家里,安顿好父亲,母亲看到那盆吊兰,拼命汲取营养,枝叶生机依旧。一朵花瓣洁白、花蕊金黄的小花在娇嫩的叶茎上,笑意盈盈。母亲也和吊兰一样,看似柔弱,却在困境中有着坚韧的乐观。

  对母亲而言,吊兰更像是相伴多年的朋友,一起从容面对生活里的风吹雨打,日暮晨昏。

© 荆州日报
ICP备:鄂ICP备05002887号 鄂新网备0402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