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建明
长江大学前身之一的江汉石油学院,自1950年代建校以来,一直重视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学校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适时组织专题教育,同时长期坚持开展“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主题教育活动。
1983年5月,石油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江汉石油学院召开,石油工业部及江汉石油学院热情邀请魏巍先生莅临指导,当时魏巍先生领导的7人写作组刚刚完成60万字的《聂荣臻回忆录》,正准备启程到聂荣臻元帅的故乡四川省江津县收集资料,这次魏巍先生十分爽快地接受了邀请,携同夫人刘秋华女士、秘书赵延章先生(作家,《聂荣臻回忆录》7人写作组成员之一、反特小说《第二方案》作者)等,与当年的北京石油地质学校师生、石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代表、石油部相关领导会合于江汉。
一到古城荆州,魏巍先生不顾旅途劳累,忙着听汇报,找老校友座谈,与大学生见面,接受新闻媒体访谈,在石油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作报告,给江汉石油学院师生作报告,与师生、会议代表、工作人员合影等,日程安排得十分紧凑。
荆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一部120回的《三国演义》,有72回提到荆州、江陵。魏巍先生饶有兴趣地参观了荆州古城以及国内著名的三国古战场之一的当阳长坂坡古战场,再去宜昌考察。时任江汉石油学院副院长宗有葆先生、校办主任李文珍先生(原江汉石油地质学校副校长)、江汉石油学院勘探系副主任王铁冠先生(北京石油地质学校1953级校友,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部纪检组长王善庆先生(学校前身、原“五七”油田三分部教导营营长)等石油部有关领导、魏巍先生的随行人员以及学校会议服务人员周开荣师傅等,一同参加考察当阳古战场并在“长阪雄风”碑前合影留念。
1983年5月18日,魏巍先生为石油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代表作了题为《班门弄斧杂谈》的报告。报告的开头,把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称为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专家,对广大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给予积极的鼓励与肯定: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学问。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或者说,它是把科学和艺术融为一体的这么一门科学。同志们常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是艺术;晓之以理就是科学。它既是艺术又是科学,搞好这门工作的人当然就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
魏巍先生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时期为什么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怎样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给参加会议的代表做了一场深入浅出的报告。
5月20日,魏巍先生为江汉石油学院师生员工做了一场大型《与石油战士谈心》主题报告会,本人有幸参加这次会议,聆听了魏巍先生的教诲。
魏巍先生首先回顾28年前为江汉石油学院前身——北京石油地质学校第一批毕业同学送行的往事,以及与之结下的深厚友谊。在报告中,他有针对性地谈了5个问题:到石油学院是不是“路走对了,门进错了”;好儿女志在四方,何必“死守长江一线”;论“道德和精神多少钱一斤”;论“马克思能当饭吃吗”;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报告快结束时,魏巍先生说:“最后我为石油战士写了几句话,也算是石油战士之歌吧。”
“安身石油战线,报效祖国母亲。走遍海角天涯,为石油献我青春!”会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魏巍先生接着说:
“1955年,我为石油战士们送行之后,曾写过一首小诗,写了就放在那儿,也没发表。大家一鼓掌,我就把这首念了就算了,题目就是《我骑着红马》”。
现场掌声雷动,欢呼声此起彼伏。魏巍高声朗读道:
我骑着红马飞到新疆,我听见满山遍野都在歌唱。看山外并不见一个人影,也不见一个牧羊姑娘。莫非这是大戈壁的风沙,可风沙声哪有这样响亮? 原来呵,这声音来自地下,是石油卷起了汹涌波浪! 仔细听这声音,我吃了一惊,它们的情绪不很正常……它喊道:你们都翻身得到解放,为什么我就不能看看太阳? 嘿嘿,看来是原因只有一个,祖国还有懒孩子懒惰的姑娘。我忙说:石油“老兄”,请你煞煞怒气,你这种提法值得考虑……它叫道:嗬! 你不要把我当傻瓜来诓。他们是害怕戈壁滩上的风霜! 我也发怒了! 我说:你不要把我们的年轻人冤枉! 看那边是谁迈着嗵嗵的脚步。他们啊,已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
魏巍先生《与石油战士谈心》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是一堂深刻而又生动的理想前途教育课,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课,影响着我们几代石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