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卢艳 胡威虎
俯瞰松滋市街河市镇新星村,柏油路沿山蜿蜒,高标准的“四好农村路”串起一座座星罗棋布的小村落。
围绕村里的的千亩脐橙、生猪养殖、绿色蔬菜种植、水稻种植产业园而专门修建的产业支撑路,更是让村里的特色农产品产销两旺。“过去都是泥巴路,外面的车都不愿进来,我们只得用三轮车、拖拉机将农产品运出去,人工费、车油费都很高。”说起泥巴路变成水泥路带来的变化,新星村村民雷清华赞不绝口,他说,如今,进出方便了,不仅农产品运输成本降低了,还吸引了游客进村来采摘新鲜农产品。
一条条“四好农村路”,让原本交通不便的新星村发展成了集休闲旅游、观光、采摘、农产品加工于一体的三产融合美丽乡村旅游目的地。
松滋市地处江汉平原南部的湘鄂边界,境内山地、丘陵、平原兼有,行路难一度成为松滋乡村振兴最大的“拦路虎”。近年来,松滋市以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市为契机,将农村路的建设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和美乡村相融合,让一条条农村公路成为群众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
立秋伊始,行驶在松滋小南海环湖旅游公路,近14公里处处都能感受到小南海生态涵养区的自然之美。2020年7月,松滋市为提高南海镇乡村旅游区域优势,形成环小南海湖生态旅游观光走廊,决定围绕小南海湖建设“交通+产业”“交通+旅游”环湖公路。建成后的环湖旅游公路道路全长26.66公里。
路,是出行的通道,更是发展的希望。南海镇白溪桥村村民佘运沛深有感触。佘运沛原来是水产养殖户,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有鱼难卖,一直亏损。去年公路建成后,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游客,这让他有了新想法,建起了农庄,做起了农旅生意,“去年5月开业,到年底收入就有约10多万元。”公路带来的好日子,让佘运沛对日子越过越红火充满信心。
一条公路改变一个村庄、带富一方百姓。松滋市按照“每村一条路、村村路相连、乡镇循环网、县道全达标”的要求,积极部署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市。截至2023年底,全市17个乡镇、1个开发区、273个行政村共有农村公路3596公里,基本形成“县乡相通、乡村连通、村村互通”的农村公路网络。
2017年,松滋获得湖北省“四好农村路”创建示范县市称号。如今,松滋正继续巩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市成果,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和现有产业发展,围绕油茶、脐橙、麻水蜜柚等特色农产品,打造一批产业路,畅通农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也让点连成线、线形成片,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出行环境和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