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6版:健康周刊 PDF版下载

版面: 健康周刊

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团队:

用“新”技术呵护“她”健康


  □ 记者 卢成海 特约记者 谢宇 通讯员 宋诗佳

  面对长有14厘米大卵巢囊肿的患者,只需打一个1.5厘米的小孔,就能完成手术;对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患者,在切除病灶的同时,还能保留子宫;针对老年女性常见的各种脱垂问题,无需价格昂贵且有异物感的补片,利用“修复+悬吊”技术,就能让脱垂还纳……

  迁新科、启新程、谱新篇,全新升级后的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向新而行,创新驱动,依托新质人才、新质技术、新质服务,为全市女性健康保驾护航。

  单孔腹腔镜技术,更微创更美观

  36岁的丽丽(化名)前不久查出卵巢囊肿,肿物约有14厘米。跑了好几家医院,都说腹腔镜手术能解决,但要在腹部打3个小孔,这让她很犹豫。四处打听后,听说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能做单孔腹腔镜手术,丽丽赶紧过来咨询。

  经过检查,囊肿离脐部较近,适合做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妇科主任张崇媛的主刀下,巨大的囊肿被成功剥离并取出。仅住院4天后,丽丽就康复出院,并且节约了费用。

  据了解,对于巨大卵巢囊肿,过去大多采取多孔腹腔镜手术,需要在患者腹部打3-4个小孔,既会留下疤痕,也会影响美观。一些爱美的年轻女性,夏天不敢穿露脐装或泳衣,对婚恋也会产生阴影。

  “单孔腹腔镜手术,只需在脐部打一个1.5厘米的小孔,且切口隐藏在肚脐里,因此术后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张崇媛说,单孔手术是“微创中的微创”,且有利于术后的快速康复,因而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低,受到越来越多女性患者的欢迎。

  保宫手术,保住她的生育权利

  32岁的小雅(化名),每个月来“好事”时,不仅量比较多,而且经常痛得打滚。到医院检查,竟发现子宫长了肌瘤。按照传统治疗方法,需要切除子宫。可是,小雅未婚未育,保留子宫的意愿非常强烈。

  经过多方打听,得知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能够开展保宫手术,小雅如释重负。

  “我们在子宫重建技术的基础上,为她做了手术。既切除了病灶,又保留了子宫,而且还能避免今后复发。”张崇媛介绍,过去,对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患者,往往选择子宫切除手术。

  如今,随着技术进步,破坏性手术越来越少,保留功能的手术越来越多。不仅手术越来越微创,而且还要尽量保留器官和功能。保宫手术的出现,让保留子宫成为可能,也让众多女性患者保留了生育权,对于有生育意愿的女性患者非常适合。

  修复+悬吊,解决老人脱垂困扰

  81岁的张奶奶,子宫、阴道、膀胱脱垂长达2年,严重影响小便和行走,苦不堪言。2年来,张奶奶曾到多家医院求诊,考虑到老人年龄偏大、手术风险很高,医生表示爱莫能助。今年2月,抱着试试的态度,儿媳带着老人来到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求诊。

  为高龄患者实施手术,张崇媛非常慎重。在手术前,她请来外科、内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MDT),对老人的病情进行充分评估,提前预判各种风险,将手术风险降到最低,并为老人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

  “过去,对于脱垂老年患者,大多选择补片治疗。一方面,补片价格比较昂贵;其次,补片带来的异物感,让人感觉很不舒适。”张崇媛利用患者自身的解剖结构,先对阴道前壁进行修复,再通过悬吊的方式,将脱出来的垂物提回到原来的位置。

  4天后,老人出院时非常激动,她将家里种植的蜜柚送给医护人员,寓意“甜甜蜜蜜”。

  新质生产力,助力女性健康

  为“新”而谋,大力培育“新质人才力”。通过“自主培养+对外引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引进综合医院学科带头人、妇科研究生等高端人才,不断扩充科室力量。与武汉协和医院成立妇科“科联体”,通过专家下沉、远程会诊,让荆州患者享受省级专家的优质医疗服务。

  向“新”而行,不断打造“新质技术力”。引进全市先进的4K高清荧光腹腔镜、等离子宫腔镜、宫内刨削系统,让妇科手术变得越来越微创。子宫重建修复技术,在解除病灶的同时,让“保宫”变为现实。将三孔腹腔镜手术“瘦身”为单孔,将微创手术做到极致。

  创“新”而变,持续提升“新质服务力”。推出夜间延时诊疗门诊,方便上班族女性夜间就诊。成立宫颈疾病防治一体化门诊,让患者看病不用东奔西跑。针对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等不同女性群体,开设月经门诊、婚前孕前门诊、更年期管理门诊,全方位守护女性健康。

  近年来,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通过积极打造新质人才力、新质技术力、新质服务力,为全市女性提供高质量健康服务。未来,该院妇科将继续探索更多人性化、智能化的医疗服务模式,全方位保障女性健康。

© 荆州日报
ICP备:鄂ICP备05002887号 鄂新网备0402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