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佩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斜照在蓝色布袋上,布袋浅蓝半旧,是我母亲送来的,里面有一些小鱼干、竹笋、新鲜荠菜等土特产。打开布袋,仿佛被按下了儿时记忆的回放键。老家门口有一条小河,河底的鹅卵石和泥沙清晰可见,夏天一到,我们呼朋引伴去河边捉鱼。跑到鱼儿多的水域里,捏住毛巾的两个角,屏住呼吸,将鱼儿往角落里赶。毛巾迅速收拢,耳畔便传来小伙伴们响彻山间的欢呼声。
傍晚落日余晖下,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赶着鸭群,在妈妈的催促声回家。山上古树参天,山下稻花清香,这是我的桃花源,犹如五彩斑斓的梦,每每身处逆境,总能照进心灵里的一抹温暖的光。
珍藏好我的袋子,屏幕上一则报道吸引了我的目光,一个男孩戴着老式编织的草帽,阳光穿过树叶缝隙,洒在洋溢着丰收喜悦的笑容里。他是退役军人秦子桦,和他的父亲,一起建造了桃花源家庭农场。一开始对种桃树一窍不通,秦子桦用了一年的时间去学习。每天穿梭在农场里,与泥土果苗为伴,从选种、种植、采摘,再到配送都亲力亲为。即使是高温的季节,果园里也总有他忙碌的身影。这是零零后年轻人的桃花源,家乡美与乡村振兴的梦想一同实现,将心灵的桃花源,种到了现实世界里。
总有一丝微风吹过耳畔,总有一处风景治愈过你。《去有风的地方》里的许红豆,原是一名酒店大堂经理,每天忙碌得就像钟摆里的齿轮,一刻不停地追赶时间。好友意外离世,让她生活和工作都陷入低迷。她决定按下生活的暂停键,替好友去看看来不及见过的风景,于是她来到了云南大理。在那里她感受着春日里和煦的微风,从村里的小巷到开阔的田野,撒丫子在金黄的油菜花海中跑步跳跃,顺便再去小镇买一些小菜;当许红豆看到小马拼尽全力,冲破胎衣,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时,她眼眶泛红,感动于生命的震撼与力量。大理就是许红豆的桃花源,在这里,她就像春天的新芽一样,破土而出,重新感受到春风的和煦,在雨露滋润下长出了新的自己。
总有那么一个地方,或许是儿时遥远而美好的回忆,或许是现在正在为之努力奋斗的梦想,又或许是重新获得新生的力量,都是心灵深处开出的一处桃花源,绚烂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