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6版:江津笔会 PDF版下载

版面: 江津笔会

人间烟火盈满桥


  □景翠

  午饭后与先生一起去公园散步,顺着羊肠小道信步漫游。不远处一座古老的木拱桥撞进了视野,阳光使劲钻过浓密的树缝,露出点点金光。带着莫名的兴奋,拉着先生的手往桥上走去,脚下传来与木桥碰撞的咚咚声。低头一看,水里欢快游动的鲤鱼群,红的,白的,花色的,欢快极了。桥上不时传来孩童跑过的欢笑声,年迈夫妇站在桥上感慨人生。放慢脚步,细心留意,交织着岁月和笑语的味道,似乎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模样,人间烟火,最抚凡人心。

  不禁想起白蛇传说。烟雨朦胧的西湖,隐在薄雾中的断桥,如月老在翘首期盼,白素贞走上断桥,撑着油纸伞,邂逅迎面而来的许仙。桥上人来人往,烟火气息氤氲而起,那是化身为人的白素贞最向往的生活。

  《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见证了另一种生活百态。有幸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欣赏这幅国宝,仔细看去,仿佛已置身在盛世繁华的虹桥之上,我成了桥上的一名旅人。从我身边经过挑着扁担叫卖的小商贩,摆摊卖货的老人,搭棚喝茶乘凉歇脚的旅人,桥栏两边挤满人看桥下风景的,又有诗人看着远处找灵感。喧闹的声响,摩肩接踵的身影,呈现了虹桥上人间烟火一幕。即使过了千年,仍能感受里面每个小人物的鲜活人生。

  前几日偶然打开电视,以金碧辉煌雕像和精美绝伦设计而闻名的亚历山大三世桥,如同一座华丽的长廊镶嵌在塞纳河上。游人嬉笑,街头艺人弹奏悠扬旋律,塞纳河水波荡漾,倒映着桥上的热闹,柔和又灵动。历史的厚重与日常生活在此交汇,生活的诗意就在这平凡的烟火气中悄然绽放。

  当我读到黄庭坚的那句诗“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眼前便浮现出了画面:在烟雨迷蒙的桥畔旁,一个醉酒的渔翁自由洒脱的酣睡在旁,无人来叫醒他。无人唤的渔翁,不显孤寂反而有一种与世无争的自在,对待生活本身的热爱与从容。人间烟火不仅在热闹中显现,也在这份孤独而丰盈的画面中流淌。

  人生不过百年,跨越时光长河的桥梁,承载的不仅是脚下的河水,更是盛满人间烟火的温度与情怀。

© 荆州日报
ICP备:鄂ICP备05002887号 鄂新网备0402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