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4版:江陵新闻 PDF版下载

版面: 江陵新闻

江陵高标准农田建设方兴未艾


  □ 通讯员 郑文刚 韩俊康

  在江陵县广袤的田野上,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如火如荼地推进。

  从三湖管理区清水口社区的水渠成型机高效作业,到资市镇古堤电排站的“绿巨人”抽水泵组守护万亩良田,再到沙岗镇刘湖村智能抽水泵站的便捷操作,每一处都彰显着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的魅力。

  清水口社区:

  把“农田”变“良田”

  在三湖管理区清水口社区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施工现场,一台水渠成型机横跨沟渠发出阵阵轰鸣声。操作舱内,电子屏实时显示浇筑参数,挖掘机手将精准配比的混凝土连续送入料斗,2名辅助工紧跟机械步伐,手持小铲随时修补细微瑕疵。伴随着每分钟8000次的高频振捣,2.4米宽的U型渠道在履带下逐渐成型。

  农渠在汛期可高效排涝、旱期能精准灌溉,彻底解决农田给水问题。正在修建的农渠全长1.2公里,是清水口社区重要排灌渠道,服务当地水稻和黄桃种植。同时,让农田布局更加规整有序,大幅提升耕种机械化与集约化水平,真正把“农田”升级为旱涝保收的“良田”。

  古堤村:全面升级水利设施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在资市镇古堤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多名工人齐心协力,通过滑轨吊装大型抽水泵组。3台抽水泵组恰似3个坚实可靠的“绿巨人”,在工人们默契

  配合下,精准地落入预定位置。

  古堤村老电排站已有37年历史,由于变压器老化、电损严重,无法满足村组排涝排积需求。2024年,资市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将新的古堤村电排站纳入规划,并于去年10月底开始对老电排站进行拆除重建。待抽水泵组吊装完成,新电排站流量将提升至6.1个流量。

  新电排站除了全面升级水利设施外,还将整体提升全村道路。

  刘湖村:

  智慧农田成“香饽饽”

  沙岗镇刘湖村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有一座智能抽水泵站,村民通过手机就能操作,让清澈的渠水顺着管道流入千亩良田。

  这座智能抽水泵站,还能精准检测农田墒情、温度、湿度以及风向风力等环境参数,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科学依据。

  刘湖村是江陵县最早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村之一,经过高标准农田改造,8000亩农田变成渠新沟畅、保肥保水、高产稳产的大亩田地,成为粮食种植大户争相流转的“香饽饽”。

  作为全省47个粮食主产县市之一,近年来,江陵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1年至2024年,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2.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8.7%;在永久基本农田中,已建成高标准农田72.6万亩,占比90.6%。

  江陵县将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优化基础设施。加快智慧农田建设,引入数字化管理系统,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探索绿色农田发展模式,强化生态保护,确保农田持续增效,为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 荆州日报
ICP备:鄂ICP备05002887号 鄂新网备0402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