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健康·关注

深秋养生应以“收”为主

    □记者 刘洁 通讯员 汪振华

    “秋末冬初,天气变化频繁,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很大,人们的身体会有很多不适应,尤其是年老体弱者,更容易生病。”荆州市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金瑛介绍,这个季节健康养生尤为重要。

    收敛神气,心态保持平和

    秋季应该收敛神气,保持平和的心态。遇到不开心的事,可以使用移情的方法,不使神思外驰,以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也可以发呬(xì)的音,以泄盛满之肺气,否则会有“太阴不收”之弊,导致“肺气焦满”,罹患肺病。

    此外,在饮食方面,应该减辛增酸。因为肺在五行中属金,其味为辛,按照五行生克理论,金克木,肝属木,酸味入肝。秋季肺金正在当令,容易克犯肝木,肝之味为酸,所以应该减辛增酸,以养肝气,抑肺气。

    事实上,辛辣最能导致干燥,并助长干燥。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秋天的生姜赛砒霜”,香辛料在秋天应该少吃,火锅之类能避免就避免。与之相应,甘甜温润的食品能滋润肺脏,涵养肺脏。增食酸性食品,可以抑制辛辣的味道。

    西芹炒百合是秋季养生中不错的一道菜。因为百合有润肺的功效,可以缓解秋燥,而西芹可以通便。此外,吃秋梨膏或者银耳雪梨等,有缓解秋燥,润肺的作用。

    注意预防燥气伤肺

    二十四节气中燥气一般起于秋分,终于小雪。初秋之时,燥气与夏天的余热相结,温燥盛行,而到了深秋,燥气会带有冬天的寒气,转为凉燥。因同气相求,燥气伤人的特点之一,就是最易损伤人之肺脏。

    燥伤肺金之后,轻者主要表现为口干咽燥、鼻干、干咳无痰,重则有发热恶寒,咳嗽少痰。初秋的温燥还会使人口渴,想喝水,而凉燥起来时则不一定有口渴欲饮水的感觉。所以秋日养生,要注意预防燥气伤肺。

    其次,因燥气过后就是冬天的寒流,所以有“燥为次寒”之说。有肺病的人一定要防止肺病复发,老年人要格外注意防止中风。此外,肠胃问题也需要引起注意,“次寒”也会造成腹泻。

    总的来说,秋季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心态平和、饮食清淡、防止秋燥,以养收之道为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