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记者 刘洁 通讯员 谢宇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最重要的感光器官。新生儿容易出现眼部问题,如早产导致视网膜病变、影响视神经和大脑视觉中枢的神经系统疾病等。有些孩子还患有先天性泪囊炎和青光眼。其实,只要发现得早,是可以治疗恢复,重见光明的。荆州市妇幼保健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张进表示,在儿童时期,护眼必须把握好三个关口,即新生儿、学龄前和学龄期。 儿童期如何做好眼部护理? 1.新生儿期 如果孩子出生后有条件,要尽早做新生儿眼部筛查,重点筛查先天性白内障、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青光眼。 2.学龄前期 学龄前主要是弱视和屈光不正。在胎儿时期,眼形已经形成,出生后才能发挥眼部功能。随着周围环境的刺激,视力的发育越来越完善,屈光状态也在不断变化。如果这个过程被阻断,可能会引起斜视或弱视。父母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表现。当他们发现孩子不能注视物体,常闭上一只眼睛在阳光下看东西,经常眯眼或歪着头看东西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此外,还要做好婴儿视力检查。当孩子在看东西的时候,先遮住一只眼睛。如果孩子哭闹或挣扎着推开遮蔽物,而遮盖另一只眼时无明显反应,说明单眼视力差,需要及时就诊。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配合视力检查,家长可以在家里用视力表检查视力。孩子年龄越小,视觉可塑性越强,所以要在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处理视觉问题。如果怀疑孩子眼睛有问题,要及时看医生。若没有异常表现,建议3岁以后每年都做眼部检查。 3.学龄期 现在孩子学习任务很重,近视越来越低龄化。平时孩子读书或做作业时要调整坐姿,保证周围环境光线充足。书和眼睛距离至少在33厘米以上,不能趴在桌子上,也不能躺在床上看书。每天至少进行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合理安排休息和学习时间,不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家长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眼睛,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要用脏手揉眼睛。紫外线强的时候,孩子在室外活动要戴墨镜或遮阳帽。 孩子们写字或阅读时,要培养正确的读写姿势,保持光线充足。可根据孩子的身高购买桌椅,为减轻眼睛疲劳,建议每阅读40分钟休息10分钟,或看远处的物体,做眼保健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