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教育·教苑

关爱留守学生扬起希望风帆

    □荆州市文星中学甘郑浩

    家访是家校共育的桥梁和纽带,有利于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模式,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教师通过家访倾听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反馈和建议,既能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又能增进教师和家长的感情。

    今年4月28日,按照党员教师深入社区家访的要求,放学后,我和班主任郭云老师走访了几户学生家庭。当我们走进留守学生小毕同学的家时,已是我们今天走访的第4家。

    来到小毕同学的家里,我们发现,房子陈旧,墙壁斑驳,屋里摆设简单。原来,为了能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家不惜从遥远的四川迁徙到荆州,租住在离我校最近的五星三村一套陈旧的平房里,生活拮据。我们的到来,让小毕同学的奶奶又惊又喜。交谈中,我们得知,孩子的父母在外谋生,祖孙三人一起生活。老人说出了她的烦恼,因为小毕的学习成绩不好,让她伤透了脑筋,老人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管教十分艰难。在家访过程中,奶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请老师多帮助他,他爸爸妈妈隔得远,我又管不好他,只有拜托老师了!”临走时,老人把我们送出很远,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老人的那份信赖和期盼。

    走出那条小巷,外面已是华灯初上,而我的脚步却无法轻快,心情也无法轻松。九(4)班有很多孩子,他们和小毕同学类似,留守在家,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隔代监护。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孩子,情感脆弱,缺乏自信,行为习惯上的偏差也得不到及时纠正,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导致变成“学困生”。这些孩子的内心深处,更渴望老师用父母般的关心和爱护来弥补他们的情感和思想交流的缺失。

    我想借家访活动的机会,走进更多留守学生的家庭,同时积极地联系在外打工的学生父母,让他们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分享学生的成长历程。通过了解和关心学生在家学习和生活状况,希望能给予他们温暖和信心,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在他们的心中播撒爱的阳光,激励他们扬起希望的风帆。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