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929年3月,鄂西特委在江陵沙岗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六大”决议。经过两昼夜认真讨论,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发动工人运动、发展群众组织、克服“左”倾盲动和命令主义错误、防止“和平发展”新错误倾向、发展游击战争等决议,确定鄂西党的工作重心为发展游击战争、普遍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土地革命和创建根据地。划全区为三个游击区,其中江陵、公安、石首、沔阳、监利、潜江、南县、华容、安乡为第一游击区。 3月下旬,“蒋桂战争”爆发,驻防鄂中各县的桂系十八军外调与蒋军作战,鄂西除敌马文德旅1个团驻施鹤地区、独立第五师刘文和部驻宜昌外,反动武装均为民团。鄂西特委乘机将江陵、石首、监利、沔阳的游击队合编为洪湖游击大队(亦称鄂西游击大队)。洪湖游击大队下辖2个中队,江陵、石首游击队编为第一中队,段玉林任队长,彭之玉任党代表,以江陵沙岗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监利、沔阳游击队编为第二中队,段德昌任队长,王尚武任副队长,彭国材任党代表,以洪湖为中心,在洪湖沿岸的狮子河、吴家新场、瞿家湾、刘家场、柳关、剅口一带活动。 洪湖游击大队组建后,在江陵、石首、监利三县范围内发动游击战争,17天打了21仗,虽然损失巨大,但战果显著,在农村建立了革命政权,没收土豪劣绅的田地分给了佃农,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声威空前高涨。 其后,段玉林、彭之玉带领一中队向石首出击,周逸群、段德昌率领二中队挺进洪湖。在赤卫队配合下,周逸群、段德昌利用河湖港汊交错、芦苇丛生的有利地形,不断向团防和国民党杂牌军进攻,将敌人逼到几个较大的据点内。5月初,二中队从剅口出发,兵分两路,凭借东北风在洪湖扬帆破浪,直捣监利白螺矶。一夜之间,行程近百里,攻打柘木桥、姜家堤、夏家桥、何家桥、聂家河5处常练队,消灭白螺矶附近数股团防武装,缴枪50多支,处死螺山天育墩“铲共团”首领李生灿。游击队威震百里洪湖,二中队扩编为二、四两个中队。 5月中旬,张泽厚出任“沔阳县清乡委员会”委员,在峰口镇组建“沔南清乡保卫团”。赵文允与张应南(受党指示打入敌内部,任保卫团参谋长)取得联系,准备做策反工作。5月13日,赵文允赴剅口请示周逸群和段德昌,得到张应南暂时不要暴露,也不要起义的指示。5月15日深夜,二、四中队兵分两路出击。段德昌率四中队与张应南里应外合,进攻沔阳重镇峰口。段德昌令少数队员潜入内荆河与中府河,拆除敌人铺设的铁蒺藜和梅花桩,用木排和船只把全体队员渡过去,封锁峰口镇街巷出入口,再令突击队用长梯、杉条和楠竹为器材,跨越木栅栏和铁丝网进入镇内。镇内镇外同时发起猛烈冲锋,张泽厚慌忙带着张应南逃往新堤,“沔南清乡保卫团”被包围在营房里,全部缴械投降。四中队缴获长短枪200多支,子弹、辎重无数。彭国材带领二中队在300多名赤卫队员配合下,一举攻克监利县毛家口,全歼敌驻军2个连,缴枪100多支。随即,进攻驻防吴家新场的小沙口保卫团二中队,歼敌2个分队。期间,卢先瑚带领游击队出万全垸,攻占简家口,与万献武领导的游击队会合,进一步壮大了沔东南区的武装力量。不久,卢先瑚、赵文允、罗天宇、贺闯等率领的几支游击队先后攻克小沙口、戴家场、珂里湾、老湾和柳关等地,消灭了不少团防武装,镇压“铲共团”首领多人,缴获一批枪支弹药,增强了游击队的战斗实力。 随着“蒋桂战争”临近结束,国民党在鄂西驻防的正规军比以往增加数倍,“铲共团”等反动武装也在扩大,“每县最少百余人枪,最多者达千余人枪”。6月中旬,江陵、监利两县团防趁游击队在洪湖活动,分两路进攻江陵根据地中心沙岗,周逸群集中兵力与敌军激战于沙岗附近的青羊宫,虽然取得胜利,但是牺牲多人,实力大受影响。为了培训军事骨干,补充游击队各级指挥力量,周逸群在洪湖设立教导队,并将在洪湖活动的游击队改编为第一大队,下设一、二、三中队(相当于连);在江陵、石首活动的游击队改编为第二大队,下设四、五中队,以迅速恢复游击队的战斗力。 张应南跟随张泽厚到新堤后,打入湖北省江防大队,担任参谋,秘密介绍陈光明加入共产党。6月26日,陈光明率江防大队二中队的2个分队70余人在小港起义,乘船进入洪湖,于27日到达三屋墩,改编为洪湖游击队第一大队第四中队。 8月上旬,周逸群和鄂西特委副书记万涛将洪湖游击队第一大队、第二大队和卢先瑚游击队集结于洪湖西岸的三屋墩,组建洪湖游击总队(亦称鄂西游击总队),周逸群任总队队长兼党代表,段德昌任参谋长。下辖3个大队:原在监利、沔阳活动的游击队编为第一大队,大队长王尚武,党代表王鹤;原在江陵、石首活动的游击队编为第二大队,大队长段玉林;沔阳县新扩充的游击队编为第三大队,大队长卢先瑚,党代表彭国材。全总队1000多人,500多支枪。 洪湖游击总队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洪湖人民的斗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