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7版:·荆州宣讲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争做新时代人民满意教师

  □张倩颖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新时代,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需要我们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继承发扬好伟大建党精神。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基石,也是争做人民满意教师的思想灵魂。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始终坚持真理,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以身许国的誓言。方志敏英勇就义前,慷慨陈词:“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回顾长征胜利,张闻天同志感慨:“没有理想,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一代爱国青年发出心声:“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在新时代,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必须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锤炼过硬的政治素质。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聚焦为国育才、为党育人。要锻造崇高的人格修为。教师的人格修为是师德的集中体现,对学生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高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正处于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的关键阶段,我们教师要始终做到“身正为师,德高为范”,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永葆无私的爱生情怀。对学生宽严相济、张弛有度,让学生“亲其师、重其道、信其教”,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教学氛围。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鲜明标识,也是争做人民满意教师的重要职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为了这样的初心使命,彭湃抛弃“鸦飞不过的田产”投身革命;俞秀松立志“做一个有利于国、有利于民的东南西北的人”;何叔衡“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在新时代,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必须扛起教书育人时代重任。要始终保持教师的志气。在服务社会中升华价值,坚持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时刻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学生,让自己的职业发展与党的教育事业需求同向而行;要始终保持教师的骨气。在一言一行中严于律己,用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严谨自律的科学态度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静心教书、潜心科研、专心育人。要始终保持教师的底气。传道、授业、解惑,做到传道者自己先悟道,授业者自己先精业,解惑者自己先无惑。要有本领恐慌意识,时刻不忘学习充电,不断自我提高。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行为本色,也是争做人民满意教师的鲜明特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懈奋斗史。“断肠明志”的“绝命后卫师师长”陈树湘,牺牲时年仅29岁;“死也要死在东北抗日战场上”的名将赵尚志,牺牲时年仅34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英勇牺牲并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达370万人。党的历史上涌现出的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与优良作风。在新时代,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必须树立改革拼搏的创新理念。要推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创新。不断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掌握并运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授课等现代技术手段。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应对教学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要着力提升本领。固基础、补短板、强弱项,攻坚克难,精益求精。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追求,也是争做人民满意教师的价值之基。中国共产党聚集了中华民族众多最优秀的儿女,他们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董存瑞炸碉堡前把党费给交了;长征途中,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一半分给老百姓的红军战士;新中国成立前,用生命和鲜血写下了“狱中八条”的重庆地下组织被捕入狱的同志......“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大党大国领袖习近平总书记的真情表达,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永恒追求。在新时代,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教育规律、注重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要做师德的表率和育人的模范。永远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要做教学的楷模和科研的能手。争当教书育人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伟大建党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丰富的实践价值,为推进包括教育事业在内的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深入学习、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奋斗力量,争做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师!

  (作者单位:洪湖市第一高级中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