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副刊·绣林

?随笔?
一段小剧情蕴含大道理

    □潘世雄

    热播电视剧《人世间》广受好评,除充分证明巨大的文学价值外,也证明了它强大的教育价值。

    有段剧情:由于周秉昆从小学习成绩不好,周父没少管教他。改革开放新时代后,大儿子周秉义娶了省长的女儿,走上了仕途。女儿周蓉考上了北大研究生,只有小儿子周秉坤还是一个酱油厂职工。周父觉得小儿子没多大出息,周秉坤心里也一直有点自卑。

    有次春节,周秉坤跟周父去拜年受了冷落,回家后父子俩发生了一场激烈的碰撞。

    周秉昆哭喊着说道:“都是一个爹一个妈生的,都是一个爹一个妈养的,就我没出息我多难受你知道吗?干啥?我这辈子我最大心愿就是让我爹我妈满意我好。你不安慰我,你就撒盐,什么话难听你就说什么话!哪儿疼你抠哪儿。”

    周父大声吼道:“从小到大就你哥、你姐学习好,你都是班级里最后一个倒数,让你考大学,你能考上吗!是不是事实?”

    “事实就该说吗?事实就该说吗?就我没出息,我多难受你知道吗?”

    “我这辈子我最大心愿,就是让我爹我妈,让我爹我妈满意我。”

    这段剧看哭了不少人,周秉昆心里感到委屈,泣不成声连着两遍说出“事实就该说吗”,这句话就是真实生活的写照,说出了多少做子女的心声?充分表达出许多从小到大,无论怎么做都不被父母认可的那些孩子内心里,所隐藏的那些委屈不服或不被理解。

    他们终其一生都在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杨东平教授认为“基础教育的功能是树人、育人、点燃、照亮、唤醒每一个学生。社会需要三百六十行,但你大学只给他提供一行,就是读书做官。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超越单纯的功利主义观点和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每个孩子都充满自信、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育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怎样才能培养或教育天赋优秀的人才?有时会听到伤感多于诙谐的嘲讽。摧残天赋优异而具创造力的年轻人,比鼓励他们开花结果容易得多!正因为我们对他们探求的奇异现象所知太少,对于家长和教师们,最重要的就是“请别伤害他们”。

    父子大吵一架之后,周父调整了与小儿子周秉昆相处的方式。

    剧情演到了周父去世前,周家三个孩子回家看望父母,一家人又像以前一样躺在炕上聊着家常。

    周秉昆凭空故意挑事儿问父亲:“你说在你心里面,咱们仨谁最好?”

    “你们仨在爸爸心里都是顶呱呱最好的。”周父回答道。

    周秉昆说:“那不行,你选一个最喜欢的。”父亲笑着回答道:“我这说实话了,你姐姐和你哥哥不在家的时候,爸爸一定告诉你,秉昆你是最好的。你和姐姐不在家的时候,爸爸就对秉义说:你是三个当中最好最好的。”

    周榕笑着说:“父亲就是个老狐狸。”

    周父说:“如果我是老狐狸,你们就是小狐狸,而你们的妈妈就是养狐狸的。”

    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是周父去世前说的最后一句话,说明周父对三个子女都很认可,都喜欢。

    做父母亲的要考虑的不是老看到邻居家的孩子,要享受跟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刻,让孩子享受到爱,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周父做到了。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是孩子的最好老师。朱永新教授认为,“家长是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孩子就是父母的一个缩小版,或者说一个复制品。让孩子最重要的是成为最好的自己。有些孩子生下来,可能他天生的就是个残疾儿,天生的有些缺陷。你不能要求他像姚明一样去打球等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每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每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所以我们帮助他,能够享受他的独特性发展他的潜能。”

    教育的目标就是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大写的人。电视剧《人世间》用形象思维,刻画周家三兄妹与其他人物的成长经历,阐明了这个道理。

    《人世间》一段小剧情,蕴含教育大道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