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版:文学副刊

余家埠

    在监利西部,有一个白露湖,湖的下游有一块大荒滩。

    从前一代又一代的渔民,早出晚归,经常在这荒滩边靠船,在荒滩上歇息、野炊。年长日久,这块大荒滩就成了渔家的一个埠头。渔民们在荒滩上晒网补网,后来,人们就管这荒滩叫“晒网台”,也叫“网埠头”。

    随着岁月的流逝,到了宋末元初年代,过去的大荒滩渐渐成了人们聚居的村庄与集镇。后来到这里居住的人户逐渐增加,以谢、刘二姓占多数。久而久之,人们把“网埠头”改名为“谢刘场”。到了元朝的中叶,谢、刘二姓人口逐渐减少,而丁姓人家来此开设渔店,生意红火,发展很快。之后,丁姓家族凭着人多族旺的优势逐渐把“谢刘场”改为“丁家集”。

    光阴荏苒。转眼元朝灭亡,明朝兴起,朱元璋登基不久,有一名河南内乡县古家桥的余姓族长,率领几十口余姓人迁移到“丁家集”定居。余姓人来到这块“风水宝地”之后,说来也巧,不出几十年光景,年年添丁扩户,余姓家族日渐兴旺。余姓人又善于招徕生意,不足百年时间,余姓家族就殷实富庶起来了。与此相反,丁姓家族却日趋衰败。后来,余姓将丁姓的土地大批收买、兼并,余姓家族中不少人逐渐成为地主、富商,而丁姓人中不少沦落为佃户、贫农,两姓成了鲜明的对照。

    余姓家族中,有一个名叫余辉煌的人,是个武举人,秀才出身。此人不仅在朝中有同僚幕友,在地方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当时人们都尊称他为“辉煌老爷”。这“辉煌老爷”凭借有钱有势,整天朝思暮想,欲改“丁家集”为“余家埠”,让自己成为此地的集主、埠头。余老爷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安排了一个心腹家人到内荆河也就是现在的丁家集渡口设渡。余老爷吩附家人:凡是过渡之人,呼丁家集者拒渡,喊余家埠者,不仅过河免费,还补送过早(早餐)或过中(午餐)的钱。因此,人们纷纷由呼丁家集改呼余家埠。天长日久,人们呼喊成习,便成了今天的余家埠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