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千 为认真落实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通过调研访谈等形式,实地考察了荆州经开区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摸清了企业发展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 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企业融资困难。企业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是融资难。一是担保难。有的企业因土地、厂房等可抵押物证照不齐,无法作为合格抵押物获得银行融资,能够享受贷款的比例偏低。二是转贷难。一些企业存在建设厂房,购置设备扩大再生产等中长期融资需求,但银行的融资产品相对匮乏,或者虽有产品但准入门槛较高,无法实现有效续贷。三是利率高。金融机构放贷利率较高,部分企业望而却步或选择少贷。 人才短缺严重。企业反映招工难,特别是招专业技术人才更难。本地人宁愿到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打工也不愿留在本地,外地人愿意进来的更少。同时,务工人员流动性强,年龄结构偏大,年轻人数量占比少。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工缺乏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普遍问题。 发展约束较多。一是土地约束。如某企业准备与某上市公司合资新建一个项目,因新增建设用地的条件限制,无奈另选他路。二是规划约束。如某企业拆迁后,需重新办理不动产登记,因规划原因未能办理。 服务意识不强。少数职能部门办事设置门槛过多,增加了企业、群众办事难度。有的干部对企业以罚代管,“清”而不“亲”。有的干部不敢较真碰硬,特别是在处理一些难点堵点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上,底气不足,能力不强,存在畏难情绪。 共青团系统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开展岗位练兵。组织开展“岗位练兵·青春建功”活动,邀请招商促进中心、营商办等开展培训。在全市团组织中开展青年文明号(手)、红旗团委(团支部)、五四青年奖章、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评比活动,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提高团员青年公仆意识。二是推进企业建团。大力推进“两新”组织建团,以团建促发展,指导返乡青年回荆创业。在全市青年志愿者、青年人才交流、青创沙龙活动中,积极邀请“两新”组织青年参加,积极推荐青年创业企业参加省、市青年创业大赛。三是开展交流学习。组织企业家赴发达地区、先进企业学习考察,让企业家开阔眼界,启迪思路。四是组织宣讲活动。组织青年宣讲团到企业开展宣讲,内容涵盖企业税务知识、工作效能提升、经营管理、青年创业等多个方面。 加大企业金融服务力度。每季度开展银企对接,由政府向金融机构推介重点扶持企业。对金融机构企业信贷投放额度进行考核奖励引导,并和银行承接政府类金融业务挂钩。鼓励地方性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创新服务产品,通过大数据分析发展针对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业务。加大对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发行上市。 强化企业人才支撑。帮助企业引进各类高端人才或项目团队,对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对在一线城市建立研发中心,使用“飞地人才”的企业给予一定资金扶持。紧盯行业科技前沿,分行业组织企业与国内知名高校开展校企合作。推动企业和本地高校、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提倡企业在职业院校开办订单班,通过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培养模式解决企业技工人才短缺问题。 落实落细各项惠企政策。一是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园区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建设,让企业和员工拥有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二是优化扶持措施。对标先进地区,进一步优化政策,尽可能降低企业建设成本、生产成本、物流成本、融资成本。三是提升服务质量。要持续为外来投资企业和回乡创业企业家提供优质服务和便利,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落实“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十问十帮”等活动,及时做好企业反映困难问题的收集、分办、化解工作,提升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作者单位:共青团荆州市委,作者系荆州市委党校2022年春季第2期年轻干部培训班学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