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谷飞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殷殷嘱托中国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当担、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青年是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不保守的群体,党和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伟大探索中,湖北青年责无旁贷、使命光荣,更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让青春在为党、为祖国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始终奉献青春之力,让青春在为民族、为人民无私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奋斗不是经常挂在嘴边的响亮口号,而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积少成多,要求真务实、不尚空谈、真抓实干、勇创佳绩。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周雷,十二年如一日,深耕水稻遗传育种与应用研究,主持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培育16个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克隆水稻生殖生长期耐冷基因CTB4a,攻克籼稻花药培养力低下的技术瓶颈,为“中国碗”装“中国粮”增添底气。周雷用自己甘坐“冷板凳”、勇钻“牛角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脚踏实地干事业、求真务实获突破的青年精神。新时期的青年人就要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摒弃浮躁、夯实基础、稳步前行,以做好每一件小事即成功的务实精神和“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坚毅韧劲,务求在本职岗位上尽心尽责、做出成绩。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党章》明确规定的党员义务。青年人是伟大事业的接班人,更要发扬甘于吃苦、勇挑重担的精神,知重负重、一往无前。荣获2022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的罗田县白庙河镇驻村第一书记骆群曙,发扬曾在大别山区农村小学支教9年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先从学习方言入手,再掌握同群众打交道、调和关系、化解矛盾的方式方法,不断摸索带领村民共建美好家园、实现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和乡村规划。自2021年7月驻村开始,这位“90后”始终坚持吃苦在前、兢兢业业,把时间和精力全部献给了付家庙村,年纪轻轻被村民戏称为“白发书记”。新时期的青年人就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殷切嘱托,能啃“硬骨头”、勇挑“重担子”、敢揽“苦差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辛勤耕耘、埋头苦干,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贡献新的青春力量。 甘于奉献、无怨无悔。“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青年人孜孜以求并践行为荣的精神品质。一个人的选择决定了他的追求、进而影响他的人生,选择奉献,就意味着高尚的价值追求和注定不凡的人生。荣获2020年湖北向上向善好青年的荆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荆州市青联常委张文丽,在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之际主动请缨,写下请战书,毅然决然地披上“战衣”,奔赴“战场”。作为荆州驰援武汉的首批医护人员,张文丽不惧风险、拼尽全力,以“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和“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无怨无悔,在金银潭医院重症隔离病区奋战整整1个月,为更多的危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付出辛劳、奉献青春。新时期的青年人就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拼搏奉献”的谆谆教诲,发扬甘做“铺路石”、甘当“螺丝钉”的奉献精神,时刻保持“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状态,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胆忠心转化为无私奉献的青春行动。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奉献是人生最无悔的追求,作为进入新时代、迈进新征程的湖北青年,要主动把个人的奋斗成长和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融入湖北高质量发展之中。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敢拼敢干、闯关夺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踏踏实实、久久为功,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单位:共青团荆州市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