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版:书香荆州

生活的趣味
——读刘心武《世间多好事》有感

    □晓林

    在书房里,再次翻到刘心武的作品集《世间多好事》,心里暖暖的。这本随笔集,适合烧着茶水读;词句之间,都是对纷繁人世间的感受与思考,与鸡汤文还大有不同,刘心武的笔触是直抵内心深处的,读他的书,犹如他多年的老友一般,听他娓娓道来,在他的文字之间发现更多生活的趣味,心情也是美好的。

    “世界真大,人类真精,想法真多,学问真深,分

    歧真绝,判断真难。”这带着哲学意味的一句话,开篇便做了整本书的向导,也正因为如此,刘心武这本作品集金句频出,每一个字词间都闪烁着温情的智慧,厚重的感悟,让我们善于从生活的细微之处一点一点爱上当下的事,当下的人,当下的生活。

    人民网曾这样评价:“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做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作品,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我曾有位诗友,对诗歌极为热爱,据他说是为追求“诗和远方”,每每有新作,都会分享与我,但又自寻烦恼,分享之余连带着诉苦:苦读了很多诗,越来越读不懂,我写的还是不行,诸如此类的话。

    我每次都要说一些鼓励的话,但是时间久了,便不知该说什么,只好匆匆应付。我也能感受到他的情绪变化,逐渐失落,失去信心,在诗和远方中无措……

    刘心武先生的《世间多好事》也谈到这个问题,他给出的答案很简单,接受与享受。我们首先要接受自己的作品,即使它并不完美,甚至很多问题,但这就是我们的作品啊,它属于我们;然后是享受,享受作品本身带给我们的“诗和远方”的追求,享受文字表达的乐趣,不考虑它本身的好与坏;是以真正做到“发现生活真趣,拥抱世间好事”。

    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人生处处是生活”这句话,字义浅显而意蕴很深。在刘心武先生看来,生活的乐趣是无处不在的,关键是我们有没有用心发掘。

    我们生活,或劳作,或饮食,或读书,或载歌载舞,每一次体验都是生活的折射,学会接受,学会享受,在日出与日落之间,寻找属于自己的美好。

    在人生的波折里,有一点缺陷、或遗憾,并不痛苦,刘老先生对这一点看的也是极为透彻,美是可以追求的,但是没有必要追求完美,倘若一切完美,就意味着凝固,僵硬而无趣,没有起伏的乐趣……

    或许大家开始觉得鸡汤了,在一次采访中,就有人问刘心武先生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刘心武先生倒是洒脱,回复也是颇有趣味:“很奇怪,我就不关心别人一天在干什么。那是他自己的事。我没有痛苦,太太平平,就很高兴。每天睡到中午醒,有活动就出来,没有的话看看书、听听音乐,想写的话写一点。我现在的本职工作就是颐养天年,别给家人添麻烦,最好像英国女王一样,一下就睡过去。挺好的。”

    豁达与万物,随性而自然,或许这才是刘心武先生能写出如此大作的原因吧。

    虽然没有人能活成一座孤岛,但是我们的家人、爱人、友人,都是上天赐予的美好;或是街边的小贩,也是我们生命力的一部分,我们在他那里购买蔬菜、水果,短暂的交际,在偌大的生命里,也是有点波澜的。

    生活就是这样,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要好好地活,热气腾腾地活,多发现一些有趣的事物,让眼睛更加明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