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文学副刊

烫豆皮

    □李田

    对于大部分湖北人来说,有一种美食成为百姓心中的大众记忆,那就是由大米和大豆调制出来的美食,称为“豆皮”。豆皮的制作方法俗称“烫豆皮”。在日益机械化的今天,豆皮的古法制作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人们开始怀念那些民间老手艺,思念那些需要时间和双手做出的味道。

    每年春节前,婶婶都会做豆皮。今年我回家得早,正好赶上了婶婶做豆皮。婶婶说她以前也不会做豆皮,制作豆皮的方法还是奶奶生前告诉她的。

    婶婶家做豆皮都会用到石磨,这个石磨听说还是爷爷那一辈留下来的。每次做豆皮之前,婶婶都会提前一晚把大米和黄豆泡好,第二天再将泡好的大米和黄豆放入石磨上方的小孔中,沿着纹理向外运移,在滚动过程中,大米和黄豆被磨碎,在水的配合下,形成米浆。有了这个米浆之后,就可以开始烫豆皮了。

    婶婶将米浆舀出一小碗,沿着铁锅的边缘倒入,再用制作豆皮的工具将锅中的米浆推开呈圆形。制作豆皮需要的工具并不多,但在豆皮的制作中,工具的选择和使用还是有很多的讲究。婶婶每次烫豆皮都用的蚌壳,即使看上去制法很简单,但是要把米浆在蚌壳的推力下形成厚薄均匀的圆形豆皮,并不一件容易的事。

    米浆推开后,在锅中很快就成形了,不到一分钟,就可以翻面了,婶婶说只要这张豆皮的皮子不粘锅了,皮子的边缘焦了,就可以拿出来了。豆皮像一张薄薄的纸,表面是金黄色的,闻起来特别的香。

    刚出炉的豆皮趁热就可以直接吃了,我总爱搭配点辣椒酱和菜一起吃,我的哥哥喜欢在稍微放凉点的豆皮里包着点炒好的糯米一起煎着吃。不同的烹饪方法和食材搭配,都可以吃出豆丝特有的味道来。我想,这样的美味也是大自然对于人类智慧的一种馈赠。

    新鲜的豆皮吃饱了、尝够了,剩下的豆皮就需要储存起来。每到这时候,婶婶都会将豆皮放凉了切丝,将切好的豆皮丝放在室外烘干,彻底晾干水份后,一条条晶莹剔透、黄灿灿的豆丝就可以装袋储存了。每次从婶婶家回来,都会带上几袋豆皮回来。要是哪天起床迟了,就煮点豆皮,拌上点猪油和辣酱一起吃,美味极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