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常振华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声声入耳,暗示着新春的脚步近了。 扫庭院,贴春联,挂灯笼,燃烟花,放天灯,多么快乐幸福的事儿,你不闲着、我不闲着,兄弟姐妹抢着做。天女散花般的烟花,灿烂如星,耀眼万丈;升空炸响的鞭炮,坠落如下红花雨;夜空中火药的幽香直钻鼻翼,闻了还想了闻。几个小伙伴划着火柴猫着腰满地找寻落单的散炮,几个綑一起,捻子拧成一根,一个点火,一个盖瓶(或盖小铁碗),配合默契。呯的一声巨响,瓶碗飞上天,旋即重重坠下,尽管危险,小伙伴们却乐得哈哈大笑。更有甚者,捡个有余火的散炮,自己完全不知,放入裤袋,嘭的一声闷响,棉裤袋炸开了花,所幸没伤着皮肉,要不然,大人知道了,非挨揍不可。多么幸福的事儿,想一想心里就畅快,恨不得倒回去再秀一把。我年幼胆小,也试着哥哥们的样子,散开一千响的鞭炮,点燃一柱香,闪闪躲躲地点火,手在弹棉花香跟着颤抖,半天点不着导火线,好不容易点着了,听见嗤嗤嗤的声响,竟忘了逃,直到哥哥们叫开了,才知道躲闪,究是迟了一步,裤脚袜子,炸了一个个小洞,却无大碍。一回生二回熟,守岁的炮仗,我承包了,那才真叫过瘾,燃了散炮燃稇炮,双手捂着耳朵背对着炮一点儿也不惧,特有成就感。玩致兴处,燃几束冲天炮,它呼啸着冲向夜空,几秒钟后,粉身碎骨一炸裂,遁入大地,手中剩下光秃秃的枝杆。第二天,天未亮透,早见勤快的婆婆们抢着拾掇炸空的纸墩,说是能卖不少钱呢! 灿烂的烟花,炸响的鞭炮,火药的幽香,呼啸的冲天炮,组成了农村特有的年味,多么幸福的事儿。 守望幸福,就是要拾起老祖宗留下的光荣传统,大人忙过年,杀年猪、宰鸡羊、磨豆腐、挖年藕、干渔塘、制腊肉,小孩忙顽皮,挂灯笼、放天灯、燃炮仗、扫庭院、贴春联,家家户户比赛似的比着热闹。腊月三十上午十点开始,就有人家拜过列宗列祖,噼里啪啦放起鞭炮关上吉祥的大宅门,阖家围桌而坐吃着团圆饭。一家起,另一家跟上,又另一家跟上,整个村庄从东到西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嘴馋的小孩吃了东家吃西家,敲着幸福门作个幸福揖、讨个吉利大红包,乐得屁颠屁颠到处显摆,大人们呢,有的掂个茶盅走到门口人多的哪家就挪不开步伐子,找个櫈子坐下,一聊就是到天黑;有的则搓起了麻将、斗起了“地主”,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则是摆起“龙门阵”,一根竹棍两颗塞子,玩起“单双杠”,还别说,“土皇帝”好不威风,胸前的票票时儿堆积如山,时儿薄如蝉翼,他的一根棍决定着人们的眼神、呼吸、心跳和钱袋子,他时儿神采飞扬财源滚滚来,时儿沮丧如龟票票片片飞,他的一根棍吸引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们,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夫妻拍档也常有,真真是围得水泄不通,尿急了想出去还得使劲钻。 守望幸福,就不要摒弃尊老爱幼的好传统。这几年因为疫情原因,关心关爱自家的老人显得尤为重要。特殊时期,少电话,少视频,多走走,常看看,切切实实陪伴在老人身边,包饺子、泡热茶、说说话、唠唠嗑、捶捶背、揉揉肩、洗洗脚、剪剪发、打打牌,形式多样,方法多种,简简单单陪伴,心心念念关切,再冷再冰的心,总有捂热时,老人都是容易知足的,他们要的也许并不多,儿女承欢膝下共享天伦就是他们最大的安慰与奢望。隆冬时节,晴窗坐对,陪护自己的老人,就是守望平常的幸福,就是守望自己将来的幸福。家有一老,就当活宝,宝贝开心,幸福即在。年的氛围里,有老人的参与,幸福的味道就格外浓烈,格外难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