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版:理论副刊

深化共同缔造理念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陈汉明

    共同缔造理念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是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今年,老湾回族乡将总结好去年开展共同缔造试点工作的经验和教训,选取江豚湾社区进一步开展共同缔造试点探索。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广泛发动群众参与,进一步深化共同缔造理念,创新基层治理模式,逐步实现“三治”融合。

    一、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基层基础

    坚持将基层党建融入基层治理中,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成治理效能。一是建强基层堡垒。着力完善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积极构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农户”党组织体系,牢牢把社区居民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二是推行设岗定责。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鼓励社区党员户亮身份、展形象,激活党员“红色细胞”。探索建立“设岗定责+量化考核+结果激励”工作机制,根据党员的特长和工作实际设置“政策宣传岗”“环境督查岗”“矛盾调处岗”等。三是汇聚群团力量。增强群团组织能力,协调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组织,打造如“青年之家”“巾帼驿站”阵地,带领和引导广大群众由支持认同共同缔造理念到主动宣传共同缔造理念。

    二、贯彻群众路线,激活群众力量

    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一是分级制定清单。通过召开小组板凳会、党员群众代表大会等,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按照“急事先办、大事精办、难事稳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梳理形成共同缔造民生实事项目清单,实现由政府部门“端菜”到百姓“点菜”的转变。二是发动群众自治。大力培育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统筹好社区群众自治性组织力量,号召社区居民代表、乡贤能人、退役军人、青年志愿者等群众骨干,通过捐物捐资、引资引智、志愿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发展,促进乡村治理。三是强化民主监督。不论是涉及村湾的建设项目,还是村民公约、评比办法等规章制度,坚决做到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评,持续开展“最美庭院”“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让群众在决策建设过程中全程参与、全员参与。

    三、致力社区发展,丰富治理内涵

    深入贯彻共同缔造理念,围绕环境美化、风气净化、产业强化,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一是美化人居环境。坚持美好环境人人共建、人人共享原则,发动群众共同整治社区人居环境,主动清理乱堆乱放、拆除乱搭乱建,营造人人讲卫生的人居环境整治氛围,引导群众开展垃圾分类。重点整治贯穿社区的老丰收渠,清废清淤,整治乱排乱放,堵住污水,引来活水。二是净化社会风气。针对社区复杂的社会环境,落实社区干部包片,党员、骨干群众包户的社区综合治理模式。完善“四会两队”建设,做好“十户联动”,群众人人参与,争当“朝阳群众”,为净化社区社会环境贡献力量。三是发展富民产业。坚持“组织领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新模式,以“产业强村”为目标,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产业发展。计划流转社区旁40亩沙地建设“共享菜园”,实行“社区集体收入+土地流转金+村民分红”模式落实资金管理,村民以投工投劳方式参与管理,获取报酬。结合江豚科普基地展馆、长江故道等现有资源,科普江豚知识,引导群众自觉参与长江大保护。发动群众共同打造集科普教育、展览参观、亲子互动、休闲采摘于一体的社区旅游中心,吸引广大游客,发展乡村旅游。

    (作者系老湾回族乡党委书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