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繁华 炎炎夏日,酷热难耐,太阳强烈的光照令人心烦意乱。某些时刻,人们的大脑处于放空状态,眼神游离于空气之中。潮湿闷热的空气夹杂着阵阵蝉鸣声,一股强烈的夏天气息扑面而来。 三伏天的高温让人浑身大汗,衣服也被汗水湿透。我习惯开启风扇,扇叶转动带来的丝丝清凉,有助于我写作。有时稿纸会被汗水浸湿,纸张贴着手腕,写作进度偶尔会被打断。窗外时不时拂过一阵清风,我会起身走动,放眼窗外,迎风呼吸,调整思维,舒缓身心。 连日大雨,气温下降了些许,我不禁打了个寒颤。雨水拍打在屋檐,穿透过窗户缝,流入室内地面,使得紧挨窗边的衣物被浸湿。附近的菜园、庄稼地都被浸泡在水中,稻田里青翠的稻叶在雨水里随风飘摇。那些生长良好的农作物已被雨水淹没,原本长势旺盛的农田已成一片汪洋。河里水位猛涨至警戒水位,农民们正在积极排水,大小机械发出轰隆隆的响声,大伙都在努力开展自救工作减少损失。经验丰富的农民表示,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大河涨水,这预示着主汛期即将来临。 夏日清晨,人们常常会早起去过早。镇上的早点铺里,从热气腾腾的包子面点,到香味扑鼻的面条米粉,亦或是甜蜜暖胃的豆浆稀饭,品种繁多,挑的人眼花缭乱。食客们络绎不绝,或站着手拿肉包享用,或坐着和三五好友吃面条,早点铺里洋溢着人间烟火气。 在广阔的田野上,勤劳的人民抓住清晨的微凉,投入到忙碌的耕作中。无论是割草、洒药,还是种植、投喂,他们都忙得不可开交。尽管人们赶早耕作,但闷热潮湿的天气还是让他们湿透了衣服,一滴滴汗水顺着脸颊滴落在田间的每个角落。太阳的热度持续上升,它释放出强烈的热量,如潮水般涌向田间大地。尽管劳作者们面临着炽热的煎熬,但他们仍然坚定地忙着手头的工作,无暇顾及。 这让我不禁回想起曾在田间劳作时的场景。广袤田野上,我架水车以灌溉,打农药以驱虫,拔除芝麻草,收割早稻,整地插秧。烈日下,我挥洒着汗水,肩膀烙下深刻的红印,额头与鬓角滴下咸咸的汗珠。我用袖子快速擦拭,早已湿透的灰褐色劳动服散发出阵阵汗味。在田间劳作的我,面色晒得黝黑,手掌粗糙得犹如锯齿。在烈日下劳作,不一会就口干舌燥了,我便就地取材,用荷叶盛水饮用,顿感清凉舒畅。那时,我会携带一本书,在田间劳作之余赏读,读书让人心静,我便渐渐忘了炎热。 太阳西下,夜色渐浓,酷热消退,乡村群众文化广场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玩乐的好去处。伴随着文化广场广播里播放的悦耳音乐,大家在晚风的吹拂下悠闲地散步,惬意万分。孩子们你追我赶的嬉戏着,人们分享着田间的趣事,闲聊着农家喜事,其乐融融。村民们组成广场舞队伍欢快地跳着,舞姿翩翩,节奏明快,歌声嘹亮,成为了乡村群众文化广场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暑气洋溢的日子里,我始终不能忘却那些在烈日下辛勤耕作的劳动者们。同样不能忘记的,还有我挚爱的写作。两者都充满了汗水,也充满了喜悦;既有劳累,亦有欣喜。无论严寒酷暑,我们都沉浸其中,收获着快乐与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