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积淀形成的中华文明里,包含很多通过吸收、融合外来文化而发生创新性改变的传统文化。楚国之所以能迅速由弱到强,成为文明昌盛的泱泱大国,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擅长师夷夏之长技而力求创新,并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众多为后人津津乐道的创新之举。 楚民族是一个极富创新精神的民族,他们自称“我蛮夷也”,从不羞于模仿和借鉴中原列国,却又耻于跟在其他诸侯后面亦步亦趋。对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楚人虚怀若谷,广采博取,并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喜好加以创新升华。张正明先生说:“楚人在历史转折关头所显示的独创性,是楚文化的原动力。”正是因为如此,楚人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戛戛独造,光芒万丈。 楚国在政治方面的革新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楚武王灭掉权国后,不再将其分封给贵族,而是将其改设为权县,作为楚王和中央政府直接掌管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楚国首创县制,影响巨大且深远。秦国在诸侯国中率先效法楚国实行县制,统一中国后将郡县制进一步推向全国。直到当代,县仍是中国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楚国吴起变法比著名的秦国商鞅变法要早30余年,他取消贵族特权、整饬吏治、奖励耕战,其开创之功,彪炳史册。 在经济上,楚国形成了一套大小额币种配套、等量货币与称量货币俱用、中央货币与地方货币并存、本国货币与邻国货币相衔接的完整货币体系,在列国币制中居于领先地位。 在科技方面,楚人在天文历法、水利工程、漆器制作、丝织刺绣、铜铁冶铸等方面,都创造了让后人称奇的创新成就。特别是青铜冶铸,楚人后来居上,发明了鬼斧神工般的失蜡法铸造,在合金配比、复合铸造、铸镶技术等方面的创新,也无不令人称绝。 楚国的哲学艺术创新成就,在中华文化中一直独领风骚,影响深远。东周以降的中国哲学形成和发展,北方以儒家为代表,南方以道家为代表。出自楚国故地的老子和寓居楚地的庄子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立者,合称“老庄”。而道家的起源可追溯到楚人代先王鬻熊立言的《鬻子》。同哲学一样,先秦文学也是由南北二元耦合而成,南方散文的代表是《庄子》,诗歌的代表是《离骚》和屈原的其他作品。后世将二者合称“庄骚”。楚文化在艺术上的成就,得益于楚人超乎寻常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先秦楚国人神杂糅巫风炽盛,是一片充满玄幻而浪漫的土地,赋予了楚国先民富于想象、充满激情的艺术精神,楚人因此创造了恢诡谲怪的艺术。五音繁会的音乐、翘袖折腰的舞蹈、目醉神迷的美术等,都是楚国先民留给中国艺术史的宝贵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