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秦汉时期形成的。但这一形成有着长期的融合发展奠定的基础,楚国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八百年的发展历史中,楚国的疆域从立国之初偏居今鄂西北荆山一隅的蕞尔小邦,以筚路蓝缕的精神,开疆拓土,由弱变强。楚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称霸中原,“天下大事尽在楚”。楚庄王位列春秋五霸之一。楚宣王至楚威王时期,楚国发展生产,加强武备,奋力东拓,跻身战国七雄之列,史称“宣威中兴”。怀王六年(前323年),西方的亚历山大大帝病逝,亚历山大帝国随之瓦解。此后的十余年,楚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也是第一强国。 随着楚国疆域的不断扩大,楚人的身影出现在南中国的各个角落,输出、传播自己的文化。自春秋以后,楚人不断南下的过程,也就是囊括、融合南方夷越的过程。鼎盛时期,楚人南达五岭、西入川黔、北濒黄河、东抵海滨,统一强大的楚国既是南方各族融合的中心,又是联系江、淮、河、湘各个族系的纽带,更是南北文化交流互动的强力推动者,实际上成为南北各族融合的驿站。张正明先生还认为:“在语言上,楚人也起着联系东西南北以及融合华夏、蛮夷的作用,这对后世南方与北方的统一有重大的意义。”楚人的这些作为,无疑为此后我国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准备了比较充分的条件。 即使是在楚国国势衰落的楚顷襄王时期,楚国也对开发、融合大西南作出了重要贡献。当时的楚将庄蹻奉命率领军队往西南方向进军,攻占夜郎国,进入云贵。但是秦国的军队截断了他的归路,他只能一边和秦国作战,一边在当地建立根据地。由于他一直回不到楚国,所属的部队逐渐融入当地民族之中。庄蹻把楚国先进的文化、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传入到滇池地区,促进了云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向前发展。为笼络人心,庄蹻主动改变自己的服饰,顺从当地的习俗。庄蹻因此成为史册中内地开发云南边疆的第一人。庄蹻入滇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大规模汉人融入少数民族的事例之一,为秦、汉时期在云南设置郡县创造了良好条件。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曾指出:“楚国八百余年扩张经营,为秦汉创立伟大封建帝国准备了重要条件,七国中秦楚应是对历史贡献最大的两个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