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荆州宣讲

追寻井冈星火 感悟初心使命

    □孙大发 颜雪梅 瞿秀平

    1927年,是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之年,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难开拓之初。浴火重生、浴血奋斗,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舍生忘死,在秋收起义、井冈建军、开辟生路、星火燎原的伟大斗争中,谱写了壮丽宏阔的篇章,带给我们新时代干部重要启示。

    坚定理想信念方能战胜重大考验

    在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形势下,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背叛了革命,在1927年发动了反革命政变,革命进入低潮。但中国共产党没有屈服,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坚决用革命的武装反抗武装的反革命。1927年9月,毛泽东同志领导秋收起义,由于敌强我弱,遭遇严重挫折,紧急关头,毛泽东同志当机立断,改变了原有部署。起义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的三湾村时,部队由5000人减少到不足1000人,而且弹药缺乏,没有给养,许多官兵情绪极其低落。毛泽东同志虽忧心忡忡但不失自信,开启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创造性地把“支部建在连上”,建立军队民主制度,使革命的火种得以保存。从此,这支起义队伍焕发新容,迈上革命的新征程。正是因为对理想信念有着“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这份坚定和执着,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才能从逆境走向胜利。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国际和国内面临诸多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面对当前巨大考验,我们必须坚守初心,不忘初心,毫不动摇。

    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有了根据地,土地革命怎么搞?毛泽东同志开始对湘赣边界的土地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他发现,湘赣边界的土地60%以上在极少数地主手里,只有不到40%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手里。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工农革命军在湖南、江西等地进行分田尝试,没收地主的土地进行分配,贫困农民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生产积极性高涨,1928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农业生产普遍丰收。“得之滴水,报之涌泉。”农民踊跃交粮,用朴素的方法支持革命。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因此,我们要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三个根本问题,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坚持实事求是方能作出正确决策

    1927年1月,毛泽东同志考察湖南农民运动,形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经过调查,毛泽东认定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必须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选择提供有力支撑。而在秋收起义中,转兵文家市,引兵井冈山,建立土地革命时期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体现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才一次次转危为安,领导革命取得最终胜利。当前,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领导干部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把真实情况摸透,自觉用事实来说话,才能把握好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发扬斗争精神方能实现伟大梦想

    1927年9月,面对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失利、部队士气低落的情况,毛泽东同志在文家市里仁学校操场对全体指战员说:“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一定要打烂蒋介石那口大水缸!”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斗争精神,怎能保留革命火种、星火燎原,用革命者的“石头”打破反动派的“大水缸”?“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号召广大党员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为实现伟大梦想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正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中国共产党才能从大革命失败的困境中走向井冈山的新生、从长征的艰险走向延安的崛起、从西柏坡的一方天地走向新中国的诞生,进而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建设成为如今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因此,我们要强化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培养和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努力在新时代创造新业绩、展现新作为。   (作者单位:石首市委党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