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楠
每当我望向墙上的那幅字画,都会想起我的爷爷。记忆中的爷爷总是沉浸于笔墨之下,用一笔一画书写他的情感与智慧。
一个温暖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爷爷让我帮忙研墨,我满心欢喜拿起墨条在砚台转圈,许久都未见喊停,便想放弃。爷爷笑着拉住我,用手指微微捏起墨条,在手腕带动下轻缓地旋转。随后将墨条交给我,用他的大手包住我的手轻轻推动,不一会儿墨香缓缓涌出。爷爷松开手示意我继续,待墨浓稠时他将几滴水滴入砚台,以确保墨汁的质地。爷爷边用报纸轻轻擦干墨条上的余墨边对我讲“研墨不难,难的是得有耐心。”这句话仿佛一道智慧的光芒,照亮了我内心的某个角落。
暮色四合,我刚推门就被黑暗中一抹橘色灯光吸引。透过明亮的窗户我望见爷爷正凝神研究着什么,走近细看,爷爷正用一根极细的毛笔在青田石上勾勒,眼睛时不时看着桌上提前写好的小篆手稿。爷爷将石头固定好,一手握着放大镜,一手拿篆刻刀小心翼翼地在石头上划刻,每划几刀,爷爷都会吹掉石上的浮尘。伴随着石头“沙沙”的声响,一道道线条在石头上逐渐显现。爷爷停下手中的动作,仔细翻阅着一本边角满是折痕的书籍,似乎有了新的灵感,随即又开始画刻。我望着爷爷的专注的样子,很受触动,爷爷虽已耄耋之年,却依然能如此执着。
临近年关的时候,爷爷都会为家里的春联静静忙碌。爷爷会慎重地挑选出前一天裁剪的红纸,准备着墨汁和毛笔。当他挥毫泼墨,那金色的字迹便如潺潺流水般流淌在纸上,灵动而富有生命力。我不忍心打断他,只能静静地等待。终于,在完成了最后一笔,爷爷轻轻放下毛笔,放松地伸了个懒腰。他缓缓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完成作品后的欣慰。爷爷的春联不仅是我们家的装饰,更是他对新年的热切期待和对生活的深深热爱。
如今当我看到那些他亲手书写的春联、篆刻的作品,都会想起那个静谧的午后,阳光洒在书桌上,爷爷专注而深邃的眼神。爷爷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笔墨留下的印记,以及他对书房的执着,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