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峥
我见过汹涌的悬河岷江。江水在鱼嘴处细细的渗透,节节的延伸,最终分成内江和外江两条支流时,心中震撼万分。抬头望向远方,尽收眼底的是气势磅礴,波涛汹涌。低头俯瞰脚下,平静温和,偶尔会泛起小小的漩涡。就在这俯仰的一瞬间,同时体会到了一泻千里与汪洋辟阖。黄昏时分,微风拂过,树影在水面上显现,一弯一曲的蠕动,像是醉汉,一片祥和的景致。分至内江的水,继续向南流动,会遇到以一持万的宝瓶口,似瓶口形状的设计,将成都平原变成一个有大口的“瓶”,至此,收放自如,不急不慢的把控着冬季枯水期和夏季洪水期的流水分配量。水看似温柔,一触即溃。但实则温柔不争,可进可退。
出差到西安,公事办完,还有些时间,就和同事们相约去白鹿原上的薄姬墓看看。“南陵”薄姬与世长辞的地方,芳草萋萋,鲜花芬芳。薄姬当年诞下儿子刘恒后,虽遭君王冷落,但不争宠献媚,安心抚养子嗣,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渡日。正是薄姬与世无争的性格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子的言行。刘恒8岁时,就前往荒漠贫瘠又濒临匈奴的西北边疆之地做代帝,不与其他皇子争夺富饶之地,这才逃离了政治斗争的漩涡,得以保命,最终登上皇位,开启了造福百姓的文景之治。是啊! 在波云诡谲的深宫之中,凡事不争先才是万全之策。人生短短几十年,不必与他人争抢,将智慧寓于平凡,稳稳的度过此生,才是圆满。
慢慢感受,细细体味,生活会在不经意间给你惊喜。一次去成都看熊猫,却在无意中发现了一片竹林。竹子形态各异,粗细不同。粗的如碗口大,细的如笔杆儿。竹叶和竹茎都是翠绿色的,抬眼望去,俨然是一片绿色海洋,心之神往。同伴对我说:“15米的竹子,是前四年3厘米不争先的默默坚守等来的。”语罢,我和同伴停下了脚步,静静地望着平心定气,不争先的竹林,不敢有半分的亵渎。其实人生也是这样啊,我们正在做的很多事情,短期内都没有办法与别人抗衡,但不要急于取胜,要静下心慢慢来。
看到都江堰如水般与物无杵的能量。听到薄姬稳中求胜的大国智慧。感悟到竹子静中取胜的生命力。日后再遇到困难的事情,我都会等,因为我知道好的结果,都是在静而不争中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