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曾晶 通讯员 易荣 张朋
2024年,石首市商务工作将紧扣“争先进位、争做贡献”的总基调,全面促消费、稳外贸、强电商、有作为,确保实现社零额增长10%以上,净增限上商贸企业20家,外贸进出口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破零的目标。
实施商贸升级工程以更大力度促消费
加快提振传统消费。加快提振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传统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大宗消费;鼓励发放家电和电子产品消费券,支持绿色智能家电更新换代。出台老字号支持政策,加强品牌宣传,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发展生活服务消费,推进特色美食街区建设,发布楚菜美食地图,做好“楚大厨”培训,积极培育楚菜名师、名菜、名点,打响楚菜美食品牌。
大力培育消费载体。推动商圈商街改造提升,按照“一圈一主题”提升建设路、解放东路、衣铺街等3大核心商圈功能,支持城市广场、中央城等商业综合体创新发展,规划建设城东片区大型购物中心,进一步提升消费集聚度和吸引力,着力打造辐射鄂南湘北的核心商圈。积极谋划城东片区、工业园区消费集中度设施建设,升级香港城、皇叔街、中央城等5个特色街区。强化数字赋能,加快发展新型社区商业,建设3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开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加强县域商贸中心布局,健全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新建或改造升级2个乡镇商贸中心、市级物流配送中心。
着力提升消费能级。抓好规划引导、市场驱动、标准对接,推进鄂南湘北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推进环中央城商品交易中心优化升级,规划建设洞庭湖农产品交易中心,推动衣铺街小商品市场加快转型发展,增强大市场辐射能力。支持商贸企业发展壮大,大力招引供应链龙头企业、总部型商贸企业、平台型电商企业。推动工业企业“产销分离”,支持批发业企业提升工业品供给能力,鼓励批发市场开展“统一采购、统一收银、统一财务核算”试点。加快发展会展经济,组织全市大型农产品企业、优质食品企业、大型餐饮企业参加荆楚美食节、食品博览会、采购对接会等各类展会活动,持续增加特色农产品、食品及餐饮品牌的附加值和影响力。
实施外贸转型工程以更实举措稳外贸
推动贸易提质扩量。实施外贸主体培育行动,积极引导有出口意愿的仙鹤新材料、海石花化工、冠众通科技、万晟体育等企业开展自营出口;鼓励霖坤红塬地毯、和盛生态、永瑞电子等企业扩大出口,推进鑫飞达油业、雅士杰家居进出口贸易回流;重点培育美奂光电、华美阳光、绿城体育等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加强对企业的孵化和扶持,挖掘外贸增长点。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0家。
持续创建外贸品牌。增强龙头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施外贸企业成长工程,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新优势,以医药化工、汽车零部件及机械制造、新型建材和创新型特色产业等行业为主导,依托楚源、华美阳光带动精细、医药化工产品提升产业层次和优化产品结构,重点扶持以绿城体育为代表的体育产业做大做强,争创省级外贸出口转型基地。
帮助企业扩大市场。实施“千企百展拓市场”行动,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亚欧博览会、进博会等国际性重大展会,促进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鼓励企业发展加工贸易、服务贸易和国际服务外包,同时以探索“互联网+外贸”业务新模式,引导传统外贸企业线上平台贸易,多渠道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度。四是加强外资项目服务。进一步做好外资项目谋划和储备,对全市新招引的外资项目做好项目落地的相关备案和外资进项工作,并鼓励企业通过股权并购、未分配利润转增、境外上市、QFLP等多种方式拓展进资途径,做好进资项目的服务保障。
实施电商赋能工程以更浓氛围促转型
实施产业融合工程。深刻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积极发展“电商+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电商+文旅”“电商+发展”“电商+党建”,加强一二三产业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培育一批特色产品、龙头企业、知名品牌,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实施主体培育工程。实施“扶优助强”行动,建立重点电商企业、电商直播达人培育目标库,扶持有基础、有潜力的重点电商企业推进电商实体化,着力培育一批有竞争力、有创新能力的电商骨干企业。开展“强筋健骨”行动,建设市级电商直播中心、市级助农直播间,用好农村电商领军人物重点培育电商直播达人;在电商基础较好乡镇建设电商直播基地,孵化特色网红产品,推动当地电商新业态加速发展。
实施体系建设工程。优化电商物流体系,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与农村电商、交通物流等融合发展,依托镇级物流中心建设电商服务站;优化电商发展环境,统筹推进电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落地落实,常态化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加强电商应用管理和实训操作培训,引导校企合作,培育输送电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