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6月20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6版:书香荆州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讴歌祖国大好河山

——读冰客散文集《汉江书》

  □ 黄叶斌

  不久前,作家冰客为我寄了两本书(一本散文集,一本诗歌集)。

  笔者以冰客散文集《汉江书》篇什,谈谈其创作的基本特色与人文价值。

  《汉江书》收录了冰客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创作发表的部分散文作品,分为《行走记》《故乡忆》《亲情书》《岁月想》《人生悟》等五部分,表达作者对故乡、乡村、童年的怀念,对亲情友情的珍惜,对岁月时光的感怀,对人生生活的感悟,对行走旅途的追忆,是讴歌祖国大好河山的一部散文集。

  以个人的履历经历为参照系,以真情告白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个人的命运靠自己去把握,个人的理想靠奋斗去实现,这是其写作特色之一。作者是一个出生于农村的孩子,他在中专毕业后,在一家农场生活工作时开始了诗歌的创作。后来,又通过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后取得了两所985和211大学的会计学和新闻学专科及本科共三个文凭,并以出色的才华和艰苦的努力,实现了从农场到县级报社再到市级报社工作的三级跳跃。这些成绩的取得,完整地诠释了农村孩子走上自我觉醒自我成长的逆袭之路的密码,既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也是时代机遇的恩赐。他的奋斗史,对于现代社会中的青年成长,无疑具有典型的指导意义和启迪作用。

  为家乡的风土人情代言,为祖国的壮美河山代言,在乡村振兴的民族复兴征程中,以个人的诗意描绘与深情推介,为地方的文旅事业发展作出真诚而切实的贡献,这是其写作特色之二。山水文化,是作者所生活场景的最大地域特色。如何发现、宣传、展示鄂西北地域山水文化的独特魅力,是作者散文写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作者通过身临其境的个人体验和诗意发现,将历史人文的神话传说演绎与典故的挖掘呈现,使得家乡的景色美、风物美、人情美尽收眼底,感染感召着四面八方的游子。这些文章,不啻为一张张独具特色的文旅名片。作为鄂西北文旅宣传的形象大使,作者以文学的力量宣传天下,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吧!

  对于故乡的留恋与回眸,对于亲情的记忆与回味,对于乡愁的体悟与宣泄,这是一个文学创作的永恒话题,也是一个很难写出特色震撼人心的难题,作者却以朴实清新内敛的语言风格,成为其写作的第三个特色。既向往着走出大山拥抱城市化的生活,又不时被家乡的亲情和梦中的眷念而羁绊。这种处于二难境地的状况,应该是每一个农村青年难以回避的窘境所在吧。山水的滋养、父母的恩情、生活的馈赠、家乡的脸谱,这些物质或精神的财富和遗产,都是人的一生中永远也不会消失和遗忘的烙印与胎记。作者在叙述这些话题时,从细小的往事中回忆与咀嚼其深藏的味道,从现实的触碰中寻找对比后的内涵,从而在感触感动感悟中发现人生的意义。如对故乡的春节和冬天场景的描摹,对父母和岳母品质的刻画,对妻子和儿子愧疚心情的倾述,对故乡的水井、老屋、老街、乡邻、红薯和酸菜等物什的忆念,都是满怀深情而又略带反思与自责的味道。这种描写方式,虽不失简略,却也是言简意赅、意蕴丰赡;虽点到为止,却也是回味无穷、引人共情。相比那些同题材的下言数万字甚至几十万字的长篇散文,我想读者可能更愿意以较短的时间阅读这类文章吧。

  从作者散文创作的人文价值来看,至少包括三点:一是告诉读者,一个人事业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理想是否与时代的需求和个人的努力相吻合、相匹配、相适应,并在知行合一中实现人生价值。否则,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作者的读书经历证明了这一点。二是需把个人的爱好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不断地充电提升自我的过程中,克服安于现状的懈怠心理,不负青春年华,不负时代馈赠。三是学会观察生活,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优势,为人生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后人留下值得骄傲的资本,为家乡留下游子的心声与奉献!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