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7月12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9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市人民法院:

小案不小办为民解“薪”愁

  本报讯(记者洪融宣)近日,洪湖法院新堤法庭在开庭结束后成功调解一起农民工劳务合同纠纷,案件得到圆满解决,真正实现服判息诉、案结事了。

  原告吴某经被告李某介绍在某纸业公司工地做工,工程结束后,吴某却没能全额拿到劳动报酬。原告认为被告李某介绍原告至该工地做工,且前期李某有向原告转账的行为,所以原告一直向被告讨款。讨款过程中,双方发生纠纷,直至报警被民警作简易治安纠纷调解处理。后原告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支付劳动报酬5030元。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认真梳理案件,发现该案证据不齐全,且双方对立情绪强烈,法官根据审理查明的事实,指出当事人在维权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和现实矛盾。一方面,原告确实付出了劳动,却未获得相应报酬。另一方面,被告并非实际用工人,只是介绍人,且并未从中获利,实际用工人下落不明。双方是一个村的亲属,如果简单地一判了之会加剧双方矛盾,不能做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

  为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庭审结束后,承办法官实地走访施工企业,了解到该案用工系层层发包,因时间久远,实际用工人下落不明。为化解农民工工资纠纷,法官多次联系当事人进行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的调解意见,在签订调解书的同时,被告一次性向原告支付补偿款部分工资,纠纷顺利化解。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