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春耕备耕时,监利某乡镇无人翻耕下种的耕地占全乡耕地一半左右,撂荒现象严重。愿意种田的农民就把撂荒田捡回来自己种,久而久之当作自家田。
后来中央提出“三权分置”,允许农民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看到政策曙光的朱家父子,开始四处流转土地,家里田亩越来越多,接近200亩。父子盲目乐观很快被现实“打脸”。
2014年以来,监利推广“虾稻共作”提升种粮综合效益,土地流转费水涨船高,每亩从300元涨到800元。在朱立勇看来,土地流转费超过600元就不划算,流转面积越大可能会越亏本。
何况,在双季稻生产中,风险也是双倍的,春季低温、夏季高温热害、汛期洪涝、秋季寒露风等都是威胁,不少农民因品种搭配不合理、生产茬口没接好、农机具调运不及时等原因,导致减产减收。
身边不少案例印证农业种植规模越大,风险也越大,“规模不经济”就出现了。这也让父子俩逐渐意识到,摊子铺得太快,超出管理能力,只会事倍功半。
多年试错,朱氏父子盘算种植100亩双季稻,规模比较适中,风险可控,还能节本增效。
朱立勇说,100亩规模的农资需求量比一般散户大,采购往往是批发价,机械化作业费用也便宜两成,综合算下来,每亩能节省成本180元。
适度规模是散户无法比拟的优势。朱立勇把多余精力投入社会化服务,一年收入30万元。
夕阳西下,百亩稻田褪去金黄,换上绿装。望着绿油油的秧苗,朱氏父子满脸欣慰。今年“双抢”顺利过去了,老朱没有往年的疲惫,小朱也有不错的收益。父子俩的“双抢”,从负担变成服务,从生计变成生意,一场跨世纪的“双抢”接力就此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