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2月20日
第A015版:文学副刊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初冬的“热”

  □ 付玉成

  刚刚立冬,有机会再次回到阔别的故乡,秋老虎虽然已经过去,但季节仍然充满着夏的气息,初冬的正午还是单衣单裳,太阳不甘心收起它的锋芒,照在头顶滋滋冒汗,只是早晚略有凉意。也难怪,冬夏隔着秋,隔代相对亲。

  从南洋回来,一共经历四个温区,体验了不同的热度。菲律宾的热是张扬的热,来得快去得也快,太阳光下很热,树阴下就很凉,映衬的是吕宋特质;北京的热是干热,恰似北方人的性格,直来直去,是从外到里的炽烤;武汉的热则是闷骚型,像南方的少女,羞羞答答的,想要从里到外的把你捂熟;故乡的热则是温柔的,像母亲一样,贴心贴肺的,热在骨子里面。

  四地的热差还在于,南洋是一抹的热,从早热到晚,起床一身汗,睡觉还是一身汗,整天全身都是湿的;北京的热是白天太阳晒,早晚干风吹,空气中夹杂的是沙尘,晦晦的,涩涩的;只有武汉,潮潮的,润润的,从早到晚是慢热慢凉,有初冬堪比春天的美的婉约,若漫步在公园,听小鸟唱曲,露滴湿鞋,会流年往返,这是南洋和北京都没有的,南洋几乎没有鸟,北京的鸟很忙,只有武汉,鸟和人一样,悠闲自在,但武汉的夜间,那可不简单,酒榭歌台,花花绿绿,各种商业活动,通宵不打烊,凸显热力和张力。当然,北京和南洋也有不夜的商业,但点点星星,有些高雅的让人不敢接近,有些低俗得让人不想接近,还有一些需要冒着一丝危险才能够接近。

  要说天气的热度,南洋是最高的,商业的热度则在武汉,北京和故乡热在明面上,分寸把握得很好,有时候想热不敢热,有时候不热但必须得热。在南洋,天是放肆的,在北京,天是克制的,只有武汉,天随性得很,天和人都很自然和放松。老家则单调了些,毕竟偏远,除非武汉的天能够把老家带起来!

  当然,老家的热是谁也替代不了的,那是心热,越是接近故乡,心就越是赤热,它是心底自然泛起的温馨,像放电一样,从上而下流遍全身,婉如依偎在母亲的胸怀,又如吻在情人的酥唇,让人陶醉、娇嗔和眩晕,它热得忘乎所以,它热得迷了归途。

  初冬的热,既是燥热,也是慢热,它热出了情怀,热出了梦想,它热得绿叶泛金光,它热得草木皆白头,它热得来年春满地,它热得秋来果满仓!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