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1月23日
第A005版:理论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坚持人民至上 厚植人民情怀

  □ 梁 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视察湖北,多次亲临农村或社区看望群众,对群众生产生活关怀备至,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时刻不忘人民,时刻想着人民,时刻关心人民的深厚的人民情怀。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殷殷嘱托,坚持人民至上,厚植人民情怀,切实把群众利益放在心坎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以实际行动彰显“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的人生追求。

  坚持人民至上,厚植人民情怀,要心心念念念民。念民,是人民情怀的情感基础。2019年12月底,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不惧感染风险,亲赴武汉视察疫情防控工作。至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莅临武汉,深情表示:“我一直牵挂着武汉人民,时隔两年,再次来到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看望大家。”心中有所念,行动有所向。唯有将人民置于心中,时刻思考人民所需,情感上牵挂人民,方能时时刻刻为人民着想,思人民之所思,急人民之所急,忧人民之所忧,盼人民之所盼。农村、社区党组织应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特别关注“一老一小”这两个群体,建立和完善问题台账及下访制度,精确识别并排查潜藏于人民群众中的各类风险、矛盾和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坚持人民至上,厚植人民情怀,要念兹在兹忧民。忧民,是人民情怀的使命担当。广大党员干部应深刻体察人民群众生活的不易,以满腔热忱和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投身于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的伟大事业中。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忧乐放在心上,将他们的期盼作为行动的指南,切实做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武汉市视察基层社区时强调,“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为民的事没有小事,要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党员干部必须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了解人民群众面临的紧迫问题、困难和忧虑,深刻感受人民群众的生活困苦,始终将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促进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起点和终点,确保我们的工作始终紧密围绕人民的意愿和需求展开。

  坚持人民至上,厚植人民情怀,要贴心交心亲民。亲民,是人民情怀的直接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亲民,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绝不可沾染任何官僚习气和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必须坚决纠正一些不良的工作倾向,例如,仅对上级负责而忽视对民众的责任、自视甚高于群众、沉迷于繁文缛节和迎来送往的活动、缺乏在基层的实践锻炼等。应将自己视为群众中的一员,坚定地站在人民一边,培养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的习惯,用实际行动去丈量家乡的土地,用真诚的心去聆听人民的声音,与民众日日夜夜相伴、共同经历甘苦、共同奋斗,从而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增进彼此的感情、建立紧密的联系。应将基层、群众、典型事例以及困难地区作为调研的重点,特别是对于群众最迫切、最焦虑、最担忧、最不满的问题,要主动进行深入调研,紧抓不放,确保能够听到真实的声音、观察到真实的情况、获得真正的知识、取得实际的成效。

  坚持人民至上,厚植人民情怀,要公平公正惠民。惠民,是人民情怀的根本指向。实施惠民政策,必须坚守公平正义原则,确保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加广泛和公平地惠及全体民众,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惠民政策的实施,应密切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致力于为民众谋取福祉,引领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从而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惠民过程中,必须将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勇于承担责任,坚决摒弃回避矛盾、忽视群众诉求的行为。惠民政策的落实,还应消除改革发展的障碍,确保各项惠民措施得以切实执行,以最大的智慧和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时代和人民的卓越成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单位:公安县委党校)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