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2月19日
第A006版:书香荆外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皮囊易逝,灵魂永驻

——读蔡崇达作品《皮囊》有感

  口 李小丽

  之所以会去阅读蔡崇达的作品《皮囊》,源自一句深入人心的话语:“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如明代于谦所云:“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这本书,便是我那久未谋面的故人,以文字为媒,跨越千山万水,与我进行了一场灵魂的对话。

  “皮囊”二字,本意指人的肉身,但在作者笔下,它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我们行走在世间的每一个瞬间,都在用这具皮囊承载着喜怒哀乐,经历着生老病死。而真正能让我们超越皮囊束缚,找到生命真谛的,是那份对爱与被爱的渴望,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是对自我价值的不断实现。

  随着书中的情节起伏,我时而为人物的坚韧不拔而动容,时而为他们的无奈与妥协而叹息。他们或坚韧不拔,或懦弱逃避,或勇敢追求,或默默承受,但无论何种选择,都是对生命的一种诠释与尊重。无论是坚韧的阿太、一心要重建家园的父亲,还是文展的执着,亦或是张美丽的勇敢,都是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风景。阿太的故事是书中最坚实的基石,她坚韧不拔的身影仿佛跨越了纸张,与我们并肩而行,她以那双历经沧桑却依旧明亮的眼睛,教会了我们何为生活的真谛——不是华丽的外皮,而是那颗不屈不挠、勇于面对一切的心。文展,那个自小就怀揣着远大理想,用知识与勤奋武装自己的少年,他的存在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黑狗达前行的道路。两人虽性格迥异,却能在彼此的世界里找到共鸣,共同经历了青春的迷茫与挣扎。文展的坚持与努力,让黑狗达看到了友情的力量,让我们相信,即使前路漫漫,也总有同行者相伴左右。张美丽,那个在小镇上引起轩然大波的女子,她的爱情故事如同一首未完成的诗,充满了遗憾与美好。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即便这份幸福并不被所有人理解。她的故事,让人明白,真正的爱情,是即使世界都与你为敌,我也愿意站在你身边,与你共同面对风雨。

  在《皮囊》的世界里,蔡崇达用文字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乌托邦。他笔下的故乡,是地理上的坐标,也是心灵的栖息地。他通过第四次改建老宅的壮举,是对母亲深情的回馈,更是对家乡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他设立公共图书馆和大讲堂,让知识的光芒照亮镇上的每一个角落,让孩子们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这一举动,无不彰显着蔡崇达个人的情怀与担当,他对教育、对文化的尊重与热爱,着实让人动容。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皮囊》如同一股清流,洗涤着我们的心灵与灵魂。与其说《皮囊》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面镜子,深深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脆弱与坚强。苏轼说过:“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旅途中,背负着各自的皮囊,行走在时间的长河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意义与价值。

  合上书本,颇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不得不说,我被蔡崇达犀利又尖锐的文风所震撼,某些细节直达人心,阅读过程中几次落泪。我想,如果没有了皮囊,还有灵魂,倘若失去了灵魂,那么皮囊也仅仅就是皮囊而已。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

  我们的皮囊或许会随着年华的流逝而逐渐老去,但内心的世界却可以因为经历的丰富、情感的沉淀而愈发丰盈。

  因为,即使世界再大,我们都有家可回;即使皮囊易老,我们的灵魂却永远年轻。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