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紫嫣
荆州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片红色沃土,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红色文化遗址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以洪湖、监利为核心区域,辐射至全市8个县市区,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红色文化网络。由此孕育出的红色文化历久弥新,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生动的教育素材。洪湖赤卫队、湘鄂西苏区等红色故事,为荆州市干部培训提供了鲜活的历史教材,使党员干部在重温革命历史中锤炼党性修养,在传承红色血脉中激发使命担当,为高质量推动荆州市党员干部培训,打造党员干部精神家园提供了优越条件。
深入挖掘,塑造优势,夯实党员干部思想基础。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进行教育培训,可以传递历史的厚重、底蕴,有效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一方面,深挖现有红色文化资源擦亮干部培训底色。依托洪湖革命根据地、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等诸多阵地,使资源有址可循、有物可看、有史可讲,充分发挥其教育意义。另一方面,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主题,推动全市红色资源联动开发、优势互补,并将其纳入干部教学体系中,推动文化优势转化为教育优势,促进红色文化传播与基因传承。
创新方式,提升成效,促进党员干部能力提升。坚持因班而异、因人而异、精准施训,充分开发利用现场教学点资源及背后的故事,打造“看得见、摸得着、讲得清、学得会”的现场教学课堂,实现培训形式的情境化。以打造教学示范点为抓手,注重设置“理论导入、现场讲授、交流研讨、情景再现”四个培训环节,增强学员的体验感。同时,打造“多维度”课堂,推动教学研发,运用研究式、互动式、探索式教学,开发现场教学精品课程,不断提高党性教育实效。
以学铸魂,凝心聚力,构建党员干部信仰高地。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伟大建党精神及其丰富的精神内涵,是党性教育的宝贵资源。在荆州,党员干部通过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深化、内化和转化红色基因,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通过真学真信真用,学懂弄通做实,不断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对党的忠诚,站稳人民立场;通过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为干部教育培训提质增效,为荆州建功支点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作者单位:荆州市委党校)